从想象论文学批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先国,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绍兴 312000)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对文学批评的想象性的认识是近二十年来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突出现象。这种现象是受到王德威的一本论文集《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的影响而发生的,先是在文学史写作研究中运用得比较多,后来转到对文学批评的想象性的认识。从最近一两年的文论来看,人们已普遍接受了文学批评的想象性。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王德威“想像中国”的启发

      对创作和欣赏中的想象心理因素的论述,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屡见不鲜,逐渐走向成熟与自觉。但对批评中的想象的论述却处在懵懂之中。1997年,李林荣的书评无意识地将想象与批评联系在一起,《从狂欢记忆到文化想象——评毕光明的〈文学复兴十年〉》粗看是对书评对象的批评的想象的概括,但实际上是对所评之书的内容的要点的概括。① 陈晓明的《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欧美文本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是一篇值得注意的文章。飞地本是一种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个国家境内有一块主权属于他国的领土。陈晓明在这里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运用文本批评方法的人们建立了一种与作家文本不同的意义领域。②

      1998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王德威的一本论文集《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精选了他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他对晚清以来20世纪中国小说的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23篇。“想像”一词,既有小说对中国的想像,也有海外学者的学术研究对中国的想像,这一点尤其可以从论文集的第四辑中显现出来。王德威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后来又出版了十来部中文著作,其新颖的观点、大胆的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掀起了大陆学人对“想象(想像)”一词在批评中的大量运用的风潮。光是对王德威的批评研究、访谈等,近十年来见诸报端的就有30余篇。③其中,林分份的《史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将“想象”与“批评”对列,而张志云的文章直接用了“想象”一词对王德威进行了批评。④

      2006年11月8日,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三人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次公开的讨论会。王德威又一次用到了想象这个词:

      尤其是关于现代文学史,它跟现代国家的想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套叙事来作为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基准点。而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叙事往往是以文学史的方式来作为最后结晶式的表现。Benedict Anderson,我们这里翻译成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或《想象的本邦》提出印刷资本主义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发展基础。我们从文学史研究的立场也可以提出,这个国家的想象和文学的创造是密不可分的。⑤

      在这里,王德威提到一本书,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当初可能正是这本书启发他用了《想像中国的方法》这个书名。关于国家的想象,2007年大陆也出版了以刊物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吴俊,郭战涛的《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把刊物的办刊意图与导向理解为一种想象,与把文学批评理解为一种想象有相近之处。该书的目的是从政治的角度考察当代中国文学,从而把中国当代文学命名为“国家文学”。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性定位的一种大胆的理论设想和实践探索。”⑥

      时间上与王德威用“想象”来指称文学批评最近的,要算1999年孟繁华的《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一文,近得几乎我们不敢说是受到王著的影响。孟繁华用“想象”来指称文学史家的研究,主要是看到了制度化写作中的不确定性。⑦

      往后几年很少有人把想象与批评联系在一起。关于创作中的想象问题却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2000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把吴洪森1988年写的硕士论文《存在与想像》全文三万字发了出来,并约请格非、摩罗同期写了评论。直到2003年,先有徐法超对西方关于想象的理论加以介绍,⑧ 后有刘震又把想象与文学史写作联系在一起⑨。这一年还有黎湘萍出版了一本专著《文学台湾》。⑩ 该书从“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两方面详细描述了台湾文学基本概貌、发展轨迹。“该书对台湾问题的文学审视具有文艺学、社会学的意义和思想史的价值。”(11) 其中的“理论想象”,无疑体现了著者对台湾文学理论的建构性的理解。

      二、从文学史写作的想象到文学批评的想象

      直接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的是2004年周宁的文章《想象的疆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判》。他认为,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两种东方主义,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与否定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作者认为赛义德的《东方学》使文学批评发生了从文化批评到文化批判的转变,赛义德发动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虽然揭示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中隐蔽的思想霸权,具有激进的批判意义,但也难免片面偏激,遮蔽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东方的另一种态度另一类知识与想象,即那种景仰求知东方、美化亲和东方的东方主义。(12)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对想象的论述说明想象既可以跨越时间局限,又可以跨越空间局限。而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之前的文章或专著多是从时间上来联系,讨论得多的是文学史写作,而刘小新的《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整合》体现出一种空间联系:在华文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应用了“想象”一词。(13)

      2005年有看似矛盾的两篇文章:罗中起的《批评需要文化想象——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点思考》和张念的《文化批评,破除文化想象》。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呼吁当代文学批评要引入文化批评,后者主张文化批评要勇敢面对现实问题。在罗中起看来,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来看,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14) 而张念在《文化批评,破除文化想象》中认为,面对变迁中的大众文化,在场的文化批评并不是为了反省而反省,为了批评而批评,而应和其他问题研究一样,应该“贴地而行”,去遭遇“真问题”。(15) 罗中起在用到“想象”一词时,实质上指的也是批评,可以说是“想象”的一种中性的用法;而张念在用到“想象”一词时,是对批评的不切实际的怀疑,含有对“想象”的一种否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