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文艺理论的危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元骧,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钱塘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6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中国学界由于长期受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把文艺理论视为一种工具,以说明和解释现状为己任;殊不知它的性质是反思的、批判的,它的任务在于通过探究学科真理、特别是正确的文艺观念,为我们正确看待文艺问题确立一种立场、视野和思维方式,使我们在复杂的文艺现象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鉴于目前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中价值观念的混乱,我们特别需要加强文艺理论的研究,所谓“文艺理论的危机”,乃是一个伪命题。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8-0141-08

      一

      当今学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随着后工业社会亦即消费社会的来临,文艺也被纳入到消费的领域,它只是为了让人们纵情遣欲、图一时的痛快,已不再有精神上的承担,因而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理论也正日益丧失对文艺的阐释能力而面临严重的“危机”;以至于有人提出了要“告别理论”,向“文化批评”转移,视文化批评为“文艺理论发展的当代形态”。这样,历史所形成和流传下来的有关文艺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审美、想象、超越性等也随之消解。

      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大可商讨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与当今不少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学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文艺理论的性质和功能有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哲学的性质和功能时,曾经批评有些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提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觉得这也同样适合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艺理论在内。这是由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目的是为了认识它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仅凭观察、实验就可以掌握;而人文科学所研究的是人,人的生存活动以及精神产品,目的是为了使人的生活更加合理、健全、美好,这就离不开人的价值评判。因而弗·斯雷格尔在谈到“诗”的时候认为“诗的定义只能是规定诗应当是什么,而不是过去或现在在现实中是什么”①。像丹纳所提倡的“既不禁止什么,也不宽恕什么,它只是鉴定和说明,像植物学家那样,抱着价值中立的态度,只是纯客观地用同样的兴趣时而研究橘树和桑树,时而研究松树和桦树”②的文艺理论是没有的。这就使得文艺理论不只是一种知识系统,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种价值伦理,一种学说。它的功能不只是说明性的、描述性的,更主要是反思性的、批判性的。

      “反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对“思想的思想”③,这被看做是哲学的本性。但传统的哲学主要从知识论的角度去加以理解,认为哲学不同于一般科学,它研究的不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是这些认识如何成立;这就需要我们回过头去对这些具体认识活动进行再思考,因而哲学也就有“科学的科学”之谓。但这只能说是认识论哲学中的反思。而价值论、人生论意义上的反思就不只是知识能否成立,而是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这样,反思就成了人具有自我意识的根本标志。因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按它的本能、自然律而生存的,它世世代代简单地复演着自己的过去而少有变化;人由于具有自我意识,这样他就有可能回过头来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思考、分析和评判,而使自己的活动不断地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所以价值论和人生论意义上的反思总是以承认世界的可变性为前提的,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为对象的静观的哲学,因为人的世界就是人追求一定目的的过程,它从过去走来而又指向未来,现在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中途点。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恒定的,而是永远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中的;这样,反思作为人对自身活动的思考分析和评判,也就成了人类自身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源泉和动力,若是人类对自己的活动缺乏反思精神,那他就永远不会摆脱被动的,受自然律、必然律、因果律所支配的命运,而不能进入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境界,他也就与动物无异了。

      这种认识为我们对“反思”的理解注入了新的内容:从人文科学的观点来看,虽然反思也是一种认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之处就在于它引入了一种评价的机制,是一种评价性的、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尽管现代认识论与传统的、直观的反映论不同,在现代认识论看来,一切认识都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它总是经过认识主体的知识结构的整合与同化后作出的,因而认识活动不只是一个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也是一个客观契合主观的过程。所以我看到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还取决于我以什么观点、眼光、视界来看。但是对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来说,它所追求的毕竟是一种客观知识。我们强调主体知识结构的整合与同化的作用,只不过是为了说明任何认识成果即知识都是相对的、有限的、受一定的客观条件所制约的,这里主观态度本身并不构成认识的内容;而与之不同,反思所得的认识却绝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它带有鲜明和强烈的主观评判的性质,所以它得到的认识不只是事实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意识,是“实是”与“应是”“事实”与“价值”、“现实”与“可能”在意识中的有机统一。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实是”无疑是基础、是依据,“应是”只能是建立在“实是”的基础之上,是通过对“实是”的深入分析研究,基于对“实是”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认识而提出的,是对“实是”发展方向的一种科学预见。“应是”只有针对“实是”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实是”中的问题而提出来才有意义,否则就只不过是一种主观愿望、主观空想,是没有实践价值的。而反过来说,既然“应是”乃是对“实是”的一种预见,所以它又是指引“实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使“实是”更好地向着“应是”的目标发展、前进;否则,对“应是”的研究就没有意义。这样看来,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一门建立在人的活动基础上的、坚信人类社会历史有着光明美好的前景的、乐观向上、激发和引导人们积极行动、参与现实变革的科学。因为信仰是一种能量,它相信凡是可信的都是可能的:只要人们相信了它,就会矢志不移、一往无前地去为之奋斗和争取;与之相反,一切屈从现实、固守现状的实证研究,只会使人变成目光如豆的庸碌之辈。这决定了自古以来一切伟大、杰出的人文学者总是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怀着一种崇高的信念来从事研究工作,如同费希特所说的“我绝不能设想人类的现状会永远一成不变,也绝不能设想这现状就是人类全部最终的目的……只有我把这现状看做是达到更好的状态的手段,看做是向更高级、更完善的状态的过渡点,这现状对我才有价值……我的心情不能安于现状,一刻也不能停留于现状;这现状使我的心情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反感;我的整个生命都不可阻挡地奔向那未来更美好的事物。”④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文学者来说,他们研究现状并非是为消极的认同现状、屈从现状甚至谄媚现状,而是为了积极地改变现状,使现状变得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的理想和愿望。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所应有的人文情怀,同时表明人文科学的精神不是肯定性的而是批判性的,凡是真正的人文学者,他的姿态都是战斗的,对于现状都是采取积极批判的态度的,都是义无反顾地指向未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