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艺术生产论及其理论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艺术生产论是新时期文学、艺术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之一。这是今天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发展进程时,不应予以忽略的。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有三大重要理论基石。一是艺术反映论;一是艺术意识形态论;一是艺术生产论。不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语境中,人们过去往往只看到前两大理论基石的重要性而忽略或无视艺术生产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重要基石的理论意义。至少在新时期以前,除个别理论家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有所关注外,整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成为我们理论研究的一个盲区。

      不过,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显著的改观。

      一、缘起:朱光潜·《手稿》·伊格尔顿

      新时期的艺术生产论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前后,形成为一个理论热点,出现了最初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

      新时期艺术生产论的兴起,离不开当时整个社会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拨乱反正这一总体的社会、思想、文化语境。但更直接的语境,则是文论界对此前单一的认识论文论视角及工具论文论倾向的反思与变革大潮的有力推动。如果更细致地描述当时艺术生产论发生的具体契机,我以为有三个要素点燃了新时期艺术生产论研究的导火索。

      首先,是朱光潜在一些论文中对于他20世纪60年代曾经提出的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的观点的重申与新的展开。

      如上所述,在新时期以前,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基本上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一个盲区。而朱光潜则是早在50、60年代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有所关注”的“个别理论家”。当时,他在《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①、《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②等论文中,提出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的观点,认为“把文艺看作一种生产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一个重要原则”。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只从反映论观点去看文艺,而应该“拿生产劳动观点和意识形态观点结合着反映观点来看文艺”。进入新时期,朱光潜在《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③、《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④等文章中,对他过去关于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展开及修正。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析文艺创造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从认识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角度出发。”“从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向把文艺创作看作一种生产劳动。”尽管朱光潜突出强调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一致性而对两者的区别有所忽略,曾招致理论界的一些批评,但他主张应该“拿生产劳动观点和意识形态观念结合着反映观点来看文艺”的看法,则体现了宽阔的理论视野和超前的理论意识,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索与热烈讨论,引发了此后的艺术生产论的研究。

      其次,是“《手稿》热”。

      如所周知,“美学热”是新时期之初中国思想文化界引人注目的一道文化景观,而与美学热相伴而生的则有“手稿热”,即研究、阐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热潮。应该说,在国内,最早对《手稿》与美学的密切联系、《手稿》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密切联系予以热切关注和极大重视的,还是朱光潜。他在《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一文中指出:“马克思著作中讨论文艺作为生产劳动最多的是一八四四年写成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了便于人们了解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和其中有关艺术生产的理论观点,朱光潜亲自节译了马克思这部《手稿》的部分内容,以《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题、马克思著、朱光潜译注的署名形式,刊载于《美学》第二期。上述朱光潜的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也刊载于同一期的《美学》中。《手稿》关于劳动与异化劳动的思想;关于艺术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遵循着生产的一般规律的观点,⑤成为人们提出并探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依据之一。

      第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有关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成果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成为触发、刺激、推动新时期艺术生产论研究的重要诱因之一。

      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一本小册子《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⑥于1980年被译介到我国。其第四章即为“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他指出:“我在这一章将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都理解这一事实,即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的形式,就是说,他们并不将它看成一个表面的事实,交由文学社会学家去处理,而是认为它对决定艺术本身的性质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批评家——我主要指瓦尔特·本雅明和布莱希特——认为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不是供学院式解剖的对象。我们可以视文学为文本,但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社会活动,一种与其他形式并存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我们看一下这一章的如下小标题:“作为生产的艺术”;“瓦尔特·本雅明”(重点介绍了本雅明于1934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作为生产者的作家》及1933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有关艺术生产的主要观点);“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与‘史诗剧’”、“形式与生产”、“意识与生产”,就不难看出“西马”文论家对艺术生产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也不难想象这些新鲜思想对中国当时文论界的刺激与触动。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还有一部专门研究艺术生产问题的理论著作,即英国著名学者珍妮特·沃尔芙的《艺术的社会生产》⑦,后来也被译介到国内。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指出:“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本书反对浪漫的和神秘的艺术观,它们把艺术看作‘天才’的创造,超乎存在、社会和时代之上。我的观点是,艺术是包含有大量现实的、历史的因素的相当复杂的建构。”“在每一种情况里,我都建立了一个不同的出发点,并努力说明,艺术和文学应该被看作历史的、被环境规定了的和生产性的,而不是天才们的神妙灵感的表现。”⑧“在这本书中,我已经提出了两个主要论点:一是以艺术家作为生产者的观点来代替艺术家作为创造者的传统观点;一是把艺术作品的本质看作是被确定了范围的生产。”⑨这部著作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对“社会结构与艺术创造力”、“艺术的社会生产”、“文化生产者和文化产品”等艺术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探讨,是“西马”有关艺术生产理论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不过,由于该书的中译本初版于1990年,因此它在国内产生影响主要还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似乎还没有对新时期之初国内有关艺术生产论的探讨产生明显的影响。就“西马”对于新时期之初国内艺术生产论的影响而言,主要还是伊格尔顿的那本《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