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4-0092-17 一 我总感到目前学界对美学的理解过于狭隘,以致“美学”与“艺术学”没有什么区别。这还是20世纪50年代引入苏联美学以来所出现的倾向——因为苏联美学界把美学定义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特别是它的高级形态艺术的科学;而在20世纪前五十年似乎还不是这样。因为自王国维从日本引入“美学”以来,几乎绝大部分美学家都把研究美学与解决中国现实和人生的问题联系起来。这在当时虽然带有“审美救世主义”的倾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嫌,但这方向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 美对人到底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使人真正活得快乐、幸福。所以就其性质来说,它可以归属于人生哲学所思考的问题。这是由于快乐、幸福的生活尽管人人都在追求,但对快乐、幸福的具体理解,不仅人们并不相同,而且还会出现尖锐的分歧和对立。就中国哲学史上来看,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是一种对快乐、幸福的理解;而杨朱认为快乐来自“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列子·杨朱》),这又是一种对快乐、幸福的理解。在西方哲学史上,即使同样是倡导“快乐主义”,但对快乐、幸福内涵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如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认为快乐就是一种肉体的享受,“肉体的快乐远胜于灵魂的快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没有什么事物在本性上是正义的,可敬的或卑劣的,一切都只是约定和习惯的结果”。①这是一种对快乐的理解。而伊壁鸠鲁学派则认为快乐不是指肉体的放荡的享受,而是指“身体无病痛、灵魂无纷扰”,这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②这又是一种对快乐的理解。在上述的这些对快乐、幸福的理解中,杨朱、亚里斯提卜的快乐观、幸福观自然应该鄙弃,因为它完全建筑在私欲的满足的基础上的,把快乐等同于享乐、等同于一种生物性的物质享受,这不仅难以持久,而且总是与痛苦相伴。同时,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观和幸福观也未必正确。因为为了灵魂不受纷扰,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对一切追求都予以否定,认为你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都已得到,“那些不能使你满足,让你痛苦的东西其实都是不必要的”③,颇似老子所说的“知足常乐”的意思。这就等于要人们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所以黑格尔认为这只是一种“圆满无亏的、纯粹的自我享受”的养心术④,在本质上与前者一样都是自私的、个人主义的快乐观和幸福观。因而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快乐和幸福的人生。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幸福呢?在我看来恐怕应该首推审美带给人的愉快。就此而言,孔子的快乐观和幸福观倒与之有些相近。因为他在别处还谈到:“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说明比起为人生的大目标奋斗之乐来,那些物质生活的享受都显得无足轻重。这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所以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要从什么是“审美”说起。 这个概念目前在人们理解中非常混乱,这是由于对美的误解而来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受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感觉论、经验论的思想的影响、视美为只不过是悦目、悦耳的对象,因而在看待美与美感的时候,往往着眼于感性形式而无视它的内容,着眼于感觉快适而无视情感体验。以致人们往往把美看作是一种真与善的外部修饰,一种达到说教、劝善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如狄德罗认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⑤这样,美也就没有自身的目的了。其二,康德看到了当时这种流行的美学观的弊端而提出“美的自主性”,强调美与真和善不同,它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但是又引起了人们的种种误解。最有代表性的是“为艺术而艺术”倡导者戈蒂耶。他把美与真和善截然分割、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真正称得上美的东西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只是一种奢侈品,给人赏心悦目而已。而“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如果以效用的观点来看待美,那就是美的堕落。⑥后来在文艺理论中相继出现的“纯诗”、“纯文学”、“纯艺术”的理论,以及今天流传的把美仅仅作为一种娱乐、消闲、纵情遣欲的手段的观点,实际上都是承这一误解而来的。 所以,要澄清和消除这些混乱的思想,而对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觉得就得要从“目的”和“手段”两者的关系说起。康德提出“美的自主性”其用意就是说美不是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手段,它有它自身的目的。通常人们借美来说教、劝善、娱乐等等,其实都是把美当作一种手段,来为其他目的服务。这样,美也只有依赖其他事物才有意义,它自身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了。那么,美自身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认为就在于它给人以一种由美(包括优美和崇高)的感知和体验所生的无利害的自由愉快。它从消极意义上可以抵制物的诱惑,从积极的意义上可以培养一种“爱”(美感)与“敬”(崇高感)的感情,从而可以起到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拓展人的胸襟、提升人的境界,以美的精神来塑造人格、完成人的本体建构的作用。所以它虽然不像道德教化那样具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但在对于人的精神上的影响却比道德教化更能深入人心,更能为人们所乐于接受,更能融入到人的各个生活领域。这就是康德所说的“没有目的合目的性”和“人为目的”的道理。这我认为是一把打开全部美学理论奥秘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