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公布的出土楚简(主要是郭店简和上博简)中,“教”字的用例较多。只是在这众多的“教”字用例中,除少数用例写作“
”或“
”“
”,①大多数写作“
”,或写作“
”,或写作“
”,很少与今天从“
”从“攴”的写法相同。那么,新出楚简中的众多写法各异的“教”字,与后世常见的“教”字是什么关系呢?其产生是早于“教”还是晚于“教”呢?人们在合用包括“教”字在内的各种文字符号表达“教”这个词时,是随意使用呢,还是有所选择地使用呢?这既是一个语言的使用问题,实际也是一个思想史的问题,它包含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 一 “教”字,《说文解字》为其特立了一个《教部》,许慎的解释是: 敎,上所施也,下所效也。从攴、
。凡教之属皆从教。
(
),古文教;
,亦古文教。根据传统的观点,“教”应该是个形声字。“教”字的右边:“攴,所执以教道(导)人也”;左边:“
,音教,效也。”②应该说,自许慎以来,学者们对“教”的字形字义解释,是很有道理的,值得后人相信。问题是,许慎在解释“教”字之后,还列举了两个古文“教”字:
(
)和“
”,宋代郭忠恕的《汗简》里也有这两个字,《汗简》还把《说文解字·子部》的“
”也直接作为“教”的异体字补入,③新出楚简里又有“
”、“
”、“
”等几个“教”的新异体字。那么,这些“教”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许慎认为“
”(
)、“
”是“教”的古文,而将“
”字归入《子部》,楚简中又有“
”、“
”等字——许慎是否认为“
”(
)、“
”要比“
”产生更早,而“
”与“敎”则是构形原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呢?从楚简文献到郭忠恕的《汗简》,很多人把“
”当成“教”的异体字看待,而且楚简中还同时使用了“
”的异体字“
”和“
”,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