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实施中个人知识的生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洪建(1964-),男,四川苍溪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江苏 扬州 225002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个人知识不仅是一种独立的、与公众知识相对应的知识形态,而且也是一切知识共同的个人特征。个人知识内容具有内隐性、整体性、独特性、客观性。个人知识的探究形式为归纳概括、默会思维。个人知识的表达形式有言述与非言述两种。个人知识存在于个人思维、感受与操作之中。课程实施过程中个人知识的生成大致经历外化表达、交流讨论、活动体验、反思内化等阶段。个人知识的教学策略有:情境激活、表达展现、经验共享、亲历与反思。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0)07-0009-05

      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又称为缄默知识、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个词最早由M.波兰尼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来的。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他说:“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出的知识,仅仅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能系统阐述出来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知识的另一种形式。如果我们称前一种知识为言传的(explicit)知识,后一种则为意会的(tacit)知识。”[1]他主要分析了科学知识、技能中的个人的、默会的成分,或科学知识的个人特征与默会特点,以向客观主义科学观发起挑战。笔者认为,个人知识是识知活动中隐而不显的那些知识,个人知识涉及诸如识知活动、技能操作、个人体验等领域,是这些活动中难以明确表达的知识成分。它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而且也是一切知识共有的基本特征。个人知识对公共知识的掌握、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知识的性质

      (一)从知识内容看,个人知识是内隐的、整体的、独特的知识

      内隐性。个人知识为个体识知、行动的一部分,潜藏于个人意识深处,它是缄默的、朦胧的,隐而不显,难以言传,个人只能“附带地觉知”。与明确的公共知识不同,它不是与个体分离的,而是与个体经验紧密相连,与个人的整个生命体验融为一体,难以系统地外化、阐述。人类除了言述的、由概念、术语、公式构成的名言领域,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由经验、直觉、体验构成的非名言领域,而且这个非名言的领域比名言领域大得多,正如波兰尼所说,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说出的东西要多。

      整体性。个人知识具有整体性,它如同一个格式塔或完形,当我们力图加以分析并用语言表达时,其整体性就遭到破坏。它难以分析,有意识地觉知分析可能破坏整体行动,使行动难以顺利进行甚至瓦解。在行为本身与行为的言述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语言与形式逻辑难以发挥其作用。机器操作的学习有别于学习物理学知识,“技术和科学这两类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不相干的……事实上,我们对这样一件东西所获得的详细知识越多,我们的注意力就越是分散,就越看不清它到底是什么。”[2]机器的操作不是物理学化学知识的简单运用,它还需要足够的默会。

      独特性。由于主体间经验方式的差异,面对同一对象、事物、活动,不同个体拥有不同的理解、领会,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此意义上讲,各种知识(无论自然知识还是技术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个人系数,都与个人的经验背景相关,不可尽述。科学知识的“个人参与”,技能操作的“附带觉知”、艺术创作中的“艺术风格”,表征了个人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是个人知识的内容与特征表现。

      此外,个人知识还具有客观性。个人知识、默会知识是内隐的、独特的,人们常常将它等同于主观知识。对于主观主义的责难,波兰尼通过严格区分个体的(the personal)和主观的(the subjective),作了有力的回应。在波兰尼看来,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普遍的、外在的维度,个人知识不是个人臆想的产物,而有其客观的规定。

      (二)从知识形式看,个人知识依赖于经验概括、默会理解,它难以言述,存在于主体活动之中

      1.个人知识的探究形式

      经验的归纳。个人知识的获得不是借助某种前提的演绎推理,而是长期思考、实践、探索的产物,是尝试、练习、体验的结果,是实践经验与个人感悟的归纳、整合。骑自行车的知识不是物理力学知识的简单推演与运用,只有经过反复练习,不断尝试,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方可熟练,最后达于自动化,内隐到下意识之中,成为个人的知识。同理,游泳知识的获得主要是在游泳中积累、内化,而不是阅读游泳知识的书籍。个人知识是经验探究的产物。

      默会的思维。个人知识“存于内心”(indwelling),难以意识察觉。它默默地进行、隐性地存在于个体行动之中。它与行动思维、理智直观联系颇为密切。在波兰尼看来,默会思维、默会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understanding),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在发生学意义上讲,人类心灵的默会能力可能早于逻辑名言,而且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当然,人类的默会能力又常常以一定言述为基础,因为,文字、图表、公式为我们不断地从新的观点重组个人经验提供了各种机会,言述符号促进了我们的默会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缄默的能力(mute abilities),正是在我们的名言能力(articulate powers)的运用过程中持续增长的”。[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