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对新中国的教育发展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对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全景式”的定量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着眼于这一问题,在对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新中国的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测度,力图通过建立科学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存在问题。 一、教育均衡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② 要对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测度,首先要明确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目前,论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界定。③④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它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包括保持教育投入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及教育投入在各级教育之间合理分配两方面内容;二是教育规模及结构的均衡发展,包括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不同级别教育的比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两方面内容;三是教育在不同地区间均衡地发展,包括地区间在教育机会、教育结果、师资配置、教育投入等方面的相对均等;四是教育在城乡间均衡地发展,包括城乡间在教育机会、教育结果、师资配置、教育投入等方面的相对均等;五是不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包括不同学校在经费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相对均等;六是教育在不同人群间的均衡发展,包括不同性别、家庭背景、民族的人可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取得相对均等的教育结果。 在明确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与具体内容后,下面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所采取的步骤包括: 首先,选取初步的次级指标。通过对近些年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提取了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的定义增减了部分指标;第二,对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收集和整理,剔除部分数据采集过于困难的指标并补充代理指标;第三,通过专家咨询法⑤、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⑥等方法对剩下的指标进行筛选,进一步剔除鉴别力不强、高度相关和缺乏显著性的指标。如不同方法对同一指标重要性判断不一致,则以指标的理论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作为指标筛选的标准。 按以上方法,笔者建立了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到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突出问题,这个指标体系把重点放在了基础教育层面(见表1)。
二、数据处理与指标计算 在本文的指标体系中,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指数包括教育经费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两方面内容。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教育经费占GDP的均衡比例和基础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均衡比例。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国际比较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 对于前一个问题,陈良焜等人在“六五”期间,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探讨了人均GNP和教育投入比例的关系,提出我国教育投入占GNP的比例在2000年应达4%的政策建议。⑦⑧其后的相关研究大多采用了陈良焜的模型。⑨⑩而岳昌君的模型则更为综合地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供给能力、教育需求等因素对教育投入的影响。(11)本文参考了岳昌君的模型,但由于缺失完整的教育需求数据,因此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GDP表示)和财政供给能力(由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表示)两个因素,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gdppci为人均GDP,revgdpi为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公布的人口数据,本文选取了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56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12)数据的时间跨度从1950-2006年,在时间分期上,根据数据分布情况,按由远到近逐步加密的方式分期。在得到各时期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后,代入中国的数据,就可以得到中国教育投入占GDP均衡比例的理论值。然后,用同时期中国的实际值和这一理论值的比值来表示教育经费总量适度的程度,这一比值越接近1表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越适度。回归结果见表2。对于第二个问题,顾清扬通过对44个国家1965-1985年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与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在散点图上表现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