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提出的、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真问题,反映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等诸多矛盾。这些热点问题既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然而,揭示出真问题只是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切实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要靠改革与创新,必须努力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着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前提 人才培养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建国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传统和勇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和成果。近年来,我国的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正在探索和实验中,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我国现行人才 培养模式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有待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应试教育模式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学业负担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及学生个体的身心承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第三,教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教育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破解教育热点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是:一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上述三个要点反映了时代对创新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内容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消除体制性障碍: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关键 自1985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系统内外均存在尚未消除的体制性障碍,或称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与外生性体制性障碍。外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用人制度、教育投资体制、教育的外部管理体制。同时,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障碍、教育评价体制障碍,以及来自教育体系的障碍。教育系统内外部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