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

——对“道德教育—生活”关系的几重审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唐汉卫(1975—),男,山东郯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原文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生活道德教育的提出,不仅是缘于道德教育脱离生活所带来的问题和严重后果,亦不仅仅是因为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哲学和教育理论发展的一般趋势,而是其中有着更为深层的机理与缘由——无论从历史、逻辑、现实还是价值的角度来看,道德、道德教育和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有着本体意义上的关联。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7)04—0113—05

      向生活世界回归或者说生活道德教育理念已成为20世纪七八十代以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这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道德教育究竟何以要回归生活、生活对于道德和道德教育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换句话说,生活道德教育观或生活道德教育理论确立的依据究竟何在,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体察生活教育的内在意蕴,而且,也是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建设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生活道德教育的提出,绝不仅仅是缘于道德教育脱离生活所带来的问题和严重后果,亦不仅仅是因为向生活世界回归是风靡世界的哲学路向和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而是其中有着更为深层的和更为重要的机理与缘由——无论从历史、逻辑、现实还是价值的角度来审视,道德、道德教育与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关联。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生活本为一体

      追踪历史,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人类社会最初的道德教育实践便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最初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是强调生活的重要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只是后来的事。简言之,道德教育和生活最初本为一体。

      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同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进行,为生活服务。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人的意识水平也相当薄弱,道德教育并不是一项独立、专门的社会活动,只能在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既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往往掌握在家庭、公社,以及部落长者式有经验的人的手中”[1](P10),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场所,受教育者也并不完全局限于儿童。在日常从事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般年长者就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示范等手段,让儿童在直接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各种在今天看来具有道德意义的规范。佛罗斯特指出,原始文化中的教育,“儿童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适应在他周围环境中的那些力量。”[1](P13) 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和生活自在地合为一体,是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存在形式。

      比较而言,如果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自在”意义上的话,那么,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道德和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自觉关注的对象。在最初的伦理和教育思想中,人们也大多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观照道德教育,“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早期哲学(古希腊、先秦)在伦理学中都是倾向于生活观点的(尽管不彻底),至少是力图从生活观点来引出社会观点。”[2](P10)

      以古希腊为例,古希腊伦理学主要以探寻自然必然性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揭示人应当具有的德性和人的生活目的为主要任务。其中,立足于生活来思考道德和人生问题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希腊道德哲学本质上是对普通希腊人有关一种完善生活的理想的分析和概括。”[3](P38) 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把道德和生活联系起来。古希腊人不仅把生活视为道德的基础,同时,生活实践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以生活为中心的伦理和教育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具雏形。“人们最初所进行的道德思考,是公共生活中最深切、最直接的要求。”[4](P42) 德莫克利特关注自然的人性需要和人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最早的自然主义幸福论的思想,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人的感性的自然需要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亚里士多德尤其强调生活实践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把伦理学和政治学都归结为实践的学问,“伦理学和政治学,所探索的就是实践和活动”[5](P1)。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实现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必须制作才能学会。……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6](P31) 所以,“亚氏的名言是: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美德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美德。”[7](P274)

      二、从逻辑的层面来看,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生活化选择

      道德教育作为道德哲学的自然延伸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道德和生活的关系也就决定了道德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道德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来看,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了生活,因此,道德教育理应以生活为基础。

      (一)道德源于生活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道德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虽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间也出现过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像神启论的、人性论的、生物进化论的等等,这些观点并非毫无道理,但也都面临着毁灭性的指责和无法弥补的漏洞。这里,我们主张道德源于人的生活——即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人的能动而现实的社会交往实践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物质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物质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因为物质生活在人类的所有生活中占据基础地位,是人类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8](P79) 同时,还因为人类最初的道德就是直接源于维持人类生命存在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直至今天,道德也不是与物质利益无关的。原始初民的道德就是在千百次的劳动实践经验中总结、积淀而来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为低下,大自然在原始人那里充满了险恶,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并保住每个人的生命不受到方方面面的威胁,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满足物质需要,保证每一个人的生存。比如,一些在现代人看来是极不道德的现象,而在原始人眼中恰恰是道德的,因为,这些规则能使物质生产顺利进行。“达尔文曾写道:当大地岛的原始部落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首先吃掉老太婆而把猪狗留下,理由是‘狗能捕水獭,而老太婆不能。’在文明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啊!可在原始人那里,这些行为却被认定为道德的。”[9](P57—6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