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

——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

作者简介:
高宝立,金东贤,许建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德育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德育理论的创新。近几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国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德育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学者普遍认为,造成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知性德育导致了德育与生活的割裂。德育要创新,就要转换与超越以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

      ——德育应回归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学者们认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所唤起的是真实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也有学者认为,德育在实然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应避免实然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危险的产生。而德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则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地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

      ——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道德教育总是借助于某种知识学习、劳动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而得以实施的。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和社会性、实践性。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针对德育低效问题,学者分析指出,去生活化是造成当前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德育对象缺失主体地位,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境脱离社会实际等。回归生活是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回归生活的内核是回归实践、回归多样、回归应用和回归交往。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德育观念、德育目标等均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学生是真正的道德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不断凸显。在道德教育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尊重学生道德判断权利,将学生作为真正道德主体的发展趋势。主体德育理论正是要生成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而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性选择。

      ——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德育理论的旨归。多元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理性选择。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训导,是对话而不是灌输。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就实践过程而言,有学者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着力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信念。德育过程的特点由德育的目标决定。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有学者认为,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体性和潜在主体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建构的方式也不问。主体性教学建构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只有通过主体性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具有独立人格。但也有学者认为,主体性德育理论虽然有其意义,但也有缺陷,因为它未能走出个性主义的窠臼,把学生看成单子式个体,忽略了“共识”、“主体间性”的本体论意义。所以,在主体性德育理论之后,德育理论研究又出现了一个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的趋势,主体间性、交往理性、商谈伦理由此得到了更多德育理论研究者的青睐。

      将情感因素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关注道德情感不仅可使道德教育更具感染力,让道德理念深入人心,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动力机制,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积极的道德行为。德育要有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将情感因素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是形成道德规范的前提基础。情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基石。基于此,情感德育理论主张,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出发点,通过情感陶冶、情感关怀、情感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

      没有情感体验相伴随的规范认识是一种僵化的教条,无法实现其对行为的导向功能。没有情感驱动的规范行为是机械被动的盲目行为或虚假行为,失去了道德的本真面目。道德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靠价值体验调控的自主活动,情感需要是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情感体验或信念是克服内心冲突、产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条件。

      ——情感德育理论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德育首要的和中心的问题。德育的有效性体现为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现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情感产生和升华,学生对思想道德存在意义的深切领悟。情感的培养不应被视为局部的、狭隘的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而是儿童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等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儿童体验着这些道德情感,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时,道德概念才能变为道德信念。情感的培育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有学者认为,情感环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