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基于生活世界的概念重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与文化

内容提要:

在教育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独特“面孔”,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个体间在共存、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文化样态。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它是在教师的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间的互依互动关系中实现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09)05-0025-07

      如何理解教师文化?对此问题,学者众说纷纭,如认为它是指教师社区“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1](PP.15-17)是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2](P5,P248)是教师“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和信念、职业精神和行为准则、规范等”。[3]上述论断大致可以归入两类:主观化的理解和规范化的理解。笔者认为,无论哪种看法都不利于教师文化探讨的深入展开。前者把教师文化从教育实践中连根拔起,将其置于一种虚无化的境地,后者会将教师文化简化为一种机械化的规范,剔除了教师文化的“人为性”与“属人性”本性,最终都将教师文化的理解单面化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本源。”[4]我们认为,能够统合教师文化两极——教育价值与行动准则的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具体样式,将教师文化理解为“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生活样式”具有其合理性。教育生活是教师的职业生命在教育时空中的存在状态,教育生活世界是教师赖以生存的文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教师要维持其职业生命的存在就必须用教育智慧去应对教育事件、教育难题(problem),从而不断转变既有的教育生活方式,创生出新的教育生活样式。教育生活的本性是流动性、涌现性。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既定的价值、规则都不可能主宰教师的教育生活世界,相反,这些价值、规则都是在教师应对现实教育问题中生成的。因此,用“教育生活样式”来定义教师文化就可能回避二元论争执,体现教育生活的流动性,反映教师文化的真实样态。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教师的文化形态有个体、群体之分,因为一个教师、一群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生活样式。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两种教师文化形态及其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加以探究。

      一、个体文化:教师独特教育生活样式的积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是其教育生活样式的创生与转变。相对而言,教育观念、认识的转变只是教师发展的准备性条件,这些观念、认识对教师教育生活的影响力最终要通过其教育生活方式的转变来落实。在教师发展中,个体文化是其成长的起点,个体文化创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个体文化的成熟与提升是教师发展的终极目的。故此,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群体文化的发源地,是整个教师文化系统的单元和细胞。

      所谓教师个体文化,就是指每个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生活样式,是教师应对教育事件、处置教育问题、作用教育环境的具体方式。换言之,教师个体文化是每个教师的“生活风格”(life style),①是每个教师的文化“面孔”,② 就是每个教师在处理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形象与气质。对教师个体文化而言,这种独特性的获致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是教师所秉承的个体教育哲学,它建构着教师看待教育问题的独特教育“眼光”或教育立场;其二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中回应教育事件的个性化行事方式,这种行事方式的链接和积淀就构成了教师的教育生活史;其三是个体教师身处的特殊教育境遇,这种境遇客观上决定了教师个体文化的现实内容,因为教师个体文化就是他在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这些惯常化的互动方式积淀在教师身上时就形成了其个体文化。由此可见,教师个体文化并非指教师在自己的个人世界中所创造的文化,而是以教师个体为中心,以其身体为载体,在广袤的教育世界中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个体的文化样态是丰富多彩的,如教育习惯、教育经验及其背后所因循的实践图式,如重复、类比、模仿、归类、求同、泛化、概率性权衡等,[5](P45)都是教师个体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教师个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外在理论观念的干预、个体生活旨趣的参与、对教育生活的“情景定义”方式、同事中“重要他人”的影响、个人特殊的生活史、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等都是其关键变量,故反思性、自我认同、行动逻辑、情景定义、合理化等构成了该过程的五个枢纽环节:

      (一)反思性是教师个体文化生成的根源

      “人是有反思性的生物……只有依靠反思,人才能通过预先确定任务,思考完成任务的手段和途径,并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反思是人作为人的“第二本能”,它使人成为“自我塑造的生物”、“反思和自决的生物”和“能表现的生物”,[6](P35,P50,P51)反思性构成了个体文化产生的根源。反之,如果没有反思,人的一切行为如同过眼云烟,它们就难以在人的身体上留下印记、产生影响,难以在个体身上驻留、传递、发展,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样式,人类也就无文化可言。换言之,人的先前行为之所以能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其原因就在于:通过反思,上述行为在人的身体上积淀成了文化。吉登斯指出,“自我发展的线路是内在参照性的”,[7](P91)这种“内在参照性”就是指人的反思性。一句话,反思性是人的行为进入其文化库存的一道门槛。对于教师个体文化而言,亦是如此。反思是教师对自我形象(或“面孔”)与行为的省察活动,它使教师的教育生活具有了自反性与“回归性”(佐藤·学)。而且,有了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经验、教育“知识库”才有了积累,有了储蓄。这些“积累”、“储蓄”就是教师个体的文化。在反思中,教师个体的行为减少了随意性,日渐开始作为其文化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并具有了自我参照系统。鲍曼曾指出,“操纵概率并因此从中产生秩序是文化每天都在创造的奇迹”。[8](P24)故此,反思性是教师个体文化的发生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