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87(2009)03-0001-06 在我国,“教师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于90年代前期在学界出现,① 本世纪初开始成为政府文件的正式用语。② 不论是学界变换概念,还是政府变换用语,都表明着对传统“师范教育”进行反思与改造的期盼和决心。事实上,大致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从民间到官方或者说从官方到民间,都以“教师教育”为新概念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称为“教师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也给人诸多启迪,但只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得不承认在不少重要问题上都存有较大意见分歧,改革进程相当艰难,效果不如预期。有鉴于此,反思之声也不绝于耳。(譬如,请见荀渊:《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杨跃:《教师教育改革阻抗的社会学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姜达勇:《困厄与突围: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建议》,《高教论坛》2009年第3期;宋秋前、叶云飞:《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2期。)可以认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都仍处于一种十字路口。(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正面临历史性转折或正处于十字路口之类的观点不时见于报端或期刊。(譬如,请见管培俊:《教师教育的十个观点》,《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马朝宏:《教师教育走在十字路口》,《中国教师报》2004年2月11日。)在笔者看来,我国教师教育处于十字路口的状态不会马上结束,而是有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延续时间长短取决于社会大环境、各方利益博弈、政府决策以及教师教育系统自身建设等多种复杂因素。事实上,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普遍现象便是一些重要改革往往会频频面临十字路口的判断与选择。) 处于十字路口的教师教育改革,有必要对影响改革进程的制约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冷静的判断。影响教师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很多,本文拟对其中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地位与利益”加以简要分析,以期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供点滴参考。 一、地位 一个国家的教师教育是否兴旺发达,最实在、最雄辩的判断依据不是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也不是有关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之类的简单数字,而是教师教育的“人心”,或者说教师教育的“民意”。 而在所有关于教师教育民意的标识中,最具说服力的标识其实只有两个:其一是看是否有大量(而不是极少数)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师范)专业,其二是看是否有足够数量的(而不是极少数)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如果很少有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那么,即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多半为优秀教师,其结果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很少有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那么,即便接受教师教育的多半为优秀学子,其结果也常常是误人子弟。 在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时段里,上述两种标识往往会同时出现。即:或者是既有大量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也有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状况1);或者是既无大量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也无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状况2)。一般不会出现两种标识相悖的现象。即:虽有大量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却无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状况3);或者虽有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却无大量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状况4)。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民意”总体上说恰恰属于上述“状况2”,即“既无大量优秀学子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也无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这已成了我们多年来几乎习以为常的一个严峻事实。面对这一事实,相信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很难对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成就作出过高评价。 那么,为什么优秀学子很少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呢?为什么优秀教师很少心甘情愿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呢?这两个问题其实已经被人们问了多年,答案似乎也早已不言自明:优秀学子们的“不愿意”与优秀教师们的“不愿意”都同“地位”这两个字有关。即:优秀学子们之所以普遍不愿意报考教师教育专业,主要是因为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不高;而优秀教师们之所以普遍不愿意从事教师教育工作,主要是因为教师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不高。 很难想象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较低地位时依然能成为大量优秀学子的职业选择对象。高中毕业生填写高考专业志愿的情况年复一年地表明,只要有可能的选择空间,优秀学子们通常都不会报考教师教育专业,而是会报考在他们看来更有“前途”、也更有“钱途”的其它一些专业。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诚然,也有一些优秀学子不计较社会地位高低,只考虑社会贡献大小,心甘情愿报考教师教育专业,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但这样的优秀学子毕竟只是少数,他们的职业志向及相应的高考专业志愿选择并不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