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观念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关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观念。这三个观念既有历时出现的关系,又有思想内容上的逻辑连续和思想扩大的关联,以思想的形式抽象地体现了中国现实的演进。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61;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06-0101-07

      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三个重要观念。这三个观念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为中国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这三个概念因涉及到人的本体、人的社会和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一方面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相当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是其在改革开以后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又是中国重新走向世界之后,与世界思想互动的结果,可以说是面向新现实和新发展而出现的新思想。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和把握这三个观念,对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进程,以及与思想进程紧密相联的社会进程,不无帮助。

      主体性这一概念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出现,它一方面是以一种智慧的方式对唯心/唯物二元对立的一种超越,另一方面又对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因子进行了调整,使之适合于成为改革开放的主体,成为走向现代社会的自觉公民。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是与社会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多元以后的定位相应合,为对接和弥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西方的社会学和政治学之间关系而出现的一种理论框架。公共性这一概念则出现在新世纪之后,但它是在各种新型理论(现代化进程、国家—社会、公共空间、全球化互动……)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互动之后,出现的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理论,不但整合着中国国内的各种学科和思想,而且整合着中国与世界在全球互动中的各种学科的思想。在这一意义上,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的出现、讨论、演进,对于中国哲学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性观念

      主体性的问题,盖由李泽厚在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提出,当该书于1984年出修订版时,前面加上一篇《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对主体性进行了总结性的言说。subject这一西文,译成汉语,既为主体,又可为主观,前者强调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后者强调人以头脑/理性/心灵为本质。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强调的是“我思故我在”的“我思”,因此,subject是重在“思”的“主观”,此后,从马克思到苏联哲学家,强调作为主体的人(subject)其思想是object(客体)的反映,其思想对不对,还得由客体来检验和决定,为了突出subject(主体)决定于obect(客体),于是subject理所当然成为“主观”。在苏联教条的规定中,强调subject就是主观主义,就是唯心主义。而李泽厚从马克思退回到康德,康德对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分,对于知性和理性的区分,让subject的主体性突显了出来。其实,康德只是李泽厚面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现实,特别是“文革”时期的现实,苦苦思索时遇上的一个灵感火花。在“主观性”这顶旧帽子下被压抑的人的自动、自觉、自为的特性,可以用戴上“主体性”的新帽子而理直气壮地挺起胸来。“从黑格尔到现代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必然性的不恰当的、近乎宿命的强调……个体的存在的深刻的现实性经常被忽视或抹掉了。人成了认识的历史行程或逻辑机器中无足道的被动一环,人的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主体性质被掩盖和阉割掉了。”从现在回头望去,当李泽厚点铁成金地把subject由“主观性”变成“主体性”之后,改革开放开始了“人的自觉”的大潮。从期刊网上搜索,标题有“主体性”字样的论文,在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出版后,1981~1984年有5篇,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修订本加上“主体性论纲”于1984年出版后,1985~1989年共有256篇。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在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出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主体性倾向,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已经成了当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一个纲领或一个口号。无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等,都或先或后,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主体性问题。”①李泽厚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新发展,他把这一新发展命名为:“主体论实践哲学” (又等于“人类学本体论”)。主体性是这一哲学的核心,对主体性,李泽厚说:“主体性”概念包括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②。其实这两个“双重”可以简洁地表述为,人面对世界进行着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在创造出了自己的对象世界(工艺—社会结构)的同时,又形成与这对象世界相一致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里内蕴着社会、时代、民族、阶层、集团的内容。主体性把人的实践作为核心,让客观的对象世界和内在的心理世界围绕人的实践建立、运动、发展。主体性的双向展开,互动前进已经超越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正因主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亲缘关系,于是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也要把主体性直接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德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关于哲学主体化趋势的思考》从标题就可看到立场③,陈志良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要点:一、人是主体存在物,没有抽象的人。人,作为主体,当然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物质和存在,只有纳入人的活动范畴内才有认识论的意义;三、感性、精神、思维的发展,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四、不能离开个人来抽象地谈论社会的发展;五、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是把所有因素联系起来的中介。④在论辩中,他又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一、从主体出发的原则,即从主体的角度来把握世界;二、实践改造的原则,即以人的方式来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三、符合人性发展的原则,使人本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之间取得一种和谐统一⑤。这些基本上还是从李泽厚的大原则上引出来的。但主体性要成为时代的哲学,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张曙光就提了五个问题:第一,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当代人主体性的特点是什么?第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理论工作者所进行的主体性研究,其中国特色是什么?第三,我们现在所研究、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究竟是群体主体性还是个人主体性?第四,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什么关系?⑥第五,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关系?在这五条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个人主体性还是群体主体性。李泽厚的主体性是与个人主体划清界线的,他说:“《论纲》所提出的‘主体性’,与让·沙特的‘主体性’概念有很大的差异。沙特的主体性纯指个体,《论纲》要讲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类群体。沙特的主体性大讲选择的自由,《论纲》的主体性先讲生产的实践。”⑦20世纪80年代,刘晓波对李泽厚的批判,正是用个人主体性去驳斥李泽厚的集体主体性;杨春时对李泽厚的批判,也是用对立于理性的感性去攻击李泽厚内蕴着理性的感性。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看,五四运动的主潮就是政治民主和个人主体;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思想纷呈,一个主要的思想也是高扬个人主体。因此西方现代性兴起的三个因子就是个人主体、民主政治、民族国家,在五四运动和80年代启蒙思潮里,都发出了全盘西化的呼唤。而中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主体性内容,在各种思想(西方现代性模式、80年代启蒙思想、马克思原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儒学的现代性思想……)的场极中绞缠,涌现了多种多样的浪花,这也透出了主体性概念的多重关联。这些关联中,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这就是与社会存在整体基础上的实践主体;二是与西方现代性关联的个人主体;三是与西方当代哲学原理体系著作中两大重要观念的关联: “自我”和“自由”。这三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绞缠,可以生发出多样的面相。中国的改革开放,既努力与世界现代性的主要指标接轨,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正是在这两者的微妙平衡中,上述三方面与主体性的关联才进出多样性的言说。这些多样性的言说各自按着自身的轨道运行,难以取得一个理论的共识,虽然没有取得共识,但主体性又确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我们看到,关于主体性的讨论,一直火热,在期刊网上,论文标题带有“主体性”的文章,1990~1995年有456篇,1996~2000年有730篇,2001~2005年有1912篇,2006~2007年有2010篇。主体性的性质、内涵、意义,虽然未能取得共识,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改变,特别是对从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本体论模式和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的反映论模式中走出来,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