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回顾:2009年中国政治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月军,中国军事科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9年国内学者对政治学方法论、分支学科建设、国家、政党和中国政治、财政政治等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有的研究还具有相当的拓展性。

      反思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政治科学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政治学研究不断发展的恒久动力。近几年来,随着政治学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问题日渐提上研究议程,进入许多研究者的视野。2009年除了对西方(主要是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评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对国内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以期提升政治学研究水平,更新研究视角。罗依平等认为,近年来中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不少进展,主要体现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显性分析与隐性分析相结合。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方法论体系建构不够完善、路径选择不够合理、模型设置不够科学。对此,陈岳指出,由于中国的政治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中国政治学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政治学理论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上,系统性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其次,在方法论上,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科学方法的运用仍不够自觉与精致。再次,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对实证研究方法,徐勇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有着严格的逻辑、准则和程序。但是中国的实证研究者们普遍缺乏严格的科学规范训练、缺乏实证研究的基本知识,更不知实证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大大降低了实证研究的质量。另外,笔者认为需要注意的是,政治研究中定量分析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也需要反思,并尽量避免。毕竟,复杂的政治现象,远不是单单利用定量或数学公式推算能够验证或论证的。总之认识到研究方法的不足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克服这些不足,实现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拓展。

      分支学科建设

      近年来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对话,一些政治学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逐渐兴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军事政治学的初步构建。由于传统中国军事学的研究领域和视角过于狭窄,许多军事领域的现实问题,仅仅从军事角度得不到有效的解释。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同时,在许多关键历史时刻,政治也是军事的继续。离开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活动,中国历史政治发展进程也得不到完整的说明。为了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角度,高民政、李月军等一些军队学者,开始致力于军事政治学的学科建设,着手从军事,如文武关系研究中国政治,从政治学理解中国军事。他们认为军事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军政现象,以探求军政关系发展规律为目标的一门军事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另外,前几年,有《法政治学》专著出版。2009年,有的学者认为,政治学与法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科际整合,非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它们非但在学科本质上能够进行交流,在方法论上也未尝不可。这可能会激励法政治学研究的深化。

      国家研究

      国家一直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议题,最近国内政治学研究大有“回归国家”之势。因为,在中国许多问题表面上看来是治理问题,但离开国家权力结构及其价值指向,很多问题就难以得到深入说明和根本解决。2009年,政治学界对国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自主性与能力、中国国家建设与重建等议题。黄冬娅从理论角度指出,在比较政治学中,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提出不仅意味着对于公民社会的发现,更为重要的是,它重新将“国家”作为独立的分析变量纳入到政治分析之中。杨光斌等则认为,国家形态与国家成败具有密切关系。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是在批判分析现代国家成长中形成的,其工具主义国家观和国家自主性理论是现代国家理论的“元理论”,对于研究现代国家建设具有普适性。比较政治发展的研究发现,工具主义国家和自主性国家及其变体(俘获国家、发展型国家、掠夺型国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状况,而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是国家成功的关键。伍俊斌侧重指出政治国家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国家淹没公民社会,社会被高度政治化,无法形成良性结构;背离公共利益,导致“制度僵化症”,以维护公共利益之名,行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之实:权力寻租,导致两极分化、官民对立,乃至社会动荡。政治合法性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表现为“实在的合法性危机”和“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两个层次。关于国家能力,王绍光深化了自己此前的研究,国家能力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提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而至少应该包括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濡化能力、规管能力、统领能力、再分配能力、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2009年樊鹏、王绍光等人主要分析了以警察为代表的国家强制能力变化。分权机制下国家强制能力的发展,反映出中国国家体制的灵活性,它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

      政党研究

      王长江新著《政党论》的出版,是2009年国内政党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此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是关于政党的概论性著作,它对政党本体、政党体制、政治体制中的政党进行了阐述,比较适合研究政党的入门者阅读。不过,客观地说,作为对政党研究的一部专著,《政党论》全面有余而深度不足。除此书外,王长江在《论政治流通——建立一种研究政党体制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为一党制和多党制的孰优孰劣争论不休。其实,在政党体制模式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政治流通。对于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来说,关键问题不在于变换政党体制,而在于各要素之间的政治交流是否通畅,互动是否良好。体制改革与制度设计应着眼于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