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2-0127-05 [收稿日期]2008-12-28 一、艺术学话语:从后现代到全球化 如果说1980年代的宏大叙事是现代性话语,1990年代最具争论的话语是后现代性,那么,19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全球化话语成为新的宏大叙事。现代性话语在后现代话语和全球化话语出现以后,产生了根本性改变。可以说,艺术学的宏大叙事基本上由后现代和全球化所主宰。 后现代话语于19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1983年,伊哈布·哈桑到山东大学讲学;1985年,詹姆逊到北京大学讲学,主题都是“后现代”,却未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大西北电影》(原《西部电影》)在第1、3、4、5、6、7、9期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电影”进行了专题讨论,也未产生广泛影响。1990年代以来,后现代话语在人文学界和艺术学界日渐风行,相关研究论文涉及绘画、戏剧、舞蹈、电影、音乐等艺术门类,代表性的论文有王庆伟《西方后现代绘画》(《外国文学》1990年第2期)、沈月明《后现代戏剧初论》(《戏剧艺术》1990年第1期)、王岳川《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约翰·T.波莱蒂《后现代主义艺术》(《世界美术》1992年第4期)、杜隽《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戏剧评价》(《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王军与成尧《世纪末的对白:后现代艺术与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林胜利《论后现代主义书籍装帧艺术的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胡继华《苦难与裂变:现代及后现代音乐美学》(《黄钟》1994年第4期)、周小仪《奥斯卡·王尔德:19世纪末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国外文学》1994年第2期)、吴甲丰《后现代主义与“时尚”》(《读书》1994年第5期)、尹鸿《告别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等。随后,关于后现代的专著也不断产生,仅以电影为例,1994年孟宪励的《全新的奇观——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电影》作为中国首部探讨后现代电影的专著出版。之后,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2000年)、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2003年)、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2004年)等著作先后出版。还有其他著作设专章对后现代电影进行探讨,如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1998年)、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2006年)、郝建《影视类型学》(2002年)、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2004年)、潘秀通与潘源《电影话语新论》(2004年)等。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向世界宣告:“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了。”1993年,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德里克应中共中央编译局之邀来华讲解全球资本主义,讲稿刊发在《战略与管理》杂志1994年创刊号上。1994年,李慎之分别在《东方》和《太平洋学报》倡导开展全球化研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江泽民在1998年3月的讲话中,要求认真对待经济全球化问题。在世纪之交,全球化成了中国学术界的关键词,并很快成为艺术学界的关键词,如徐翎《感受全球化——地域艺术与全球化学术讨论会》(《美术观察》2000年第1期)、金丹元《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易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前卫艺术》(《美术研究》2001年第3期)、骆冬青《空间意识形态——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艺术》(《民族艺术》2001年第4期)、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王岳川《从拿来主义到输出主义——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书法和绘画》(《美苑》2001年第5期)、刘梓钰《文化全球化和曲艺国际交流》(《广东艺术》2001年第3期)、陈培仲《经济全球化与戏曲现代化》(《四川戏剧》2002年第5期)、潘公凯《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美术研究》2002年第2期)、包亚明《全球化、地域性与都市文化研究——以上海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万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话剧批评话语》(《戏曲艺术》2002年第3期)、刘青弋《问题与对策: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谭天《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雕塑艺术的趋势》(《美术学报》2002年第2期)、翟墨《当代艺术设计的全球文明背景》(《美术观察》2002年第7期)、杜建雄《全球化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建设》(《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皮道坚《全球化背景下的水墨新纪元》(《美术》2003年第11期)、丁宁《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刍议》(《美术观察》2003年第8期)等等。 在西方,后现代是西方文化从自身的角度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全球化则是从全球文化的角度对整个世界文化的重新思考。后现代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后现代是一个时代概念,这个时代从电视普及的1960代年代始,1980年代扩张,1990年代末确立,并整合进19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时代。可以说,1990年代以后是一个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时代。(2)后现代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是对西方哲学从柏拉图至现代哲学的本质主义批判,也是对建立在本质主义之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后现代思维,一方面是西方思想有内在规律的逻辑演进;另一方面,是西方自全球扩张以来,在与非西方进行了三百多年对话之后产生的一种更适合于进行全球对话的思维方式。(3)后现代是一种美学风格:在整体已显空无而呈现平面化,个体成为此在之后的碎片化,形象成为拟象后的互文和挪用……在后现代的确立期,以苏联解体为政治标志,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说为理论症候,以卫星电视及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和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开始了一个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它以德里达、福柯、赛义德等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以影视、多媒体、摇滚乐、建筑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文艺,以冷战末期和后冷战的政治多极化等共同构成。后现代、全球化时代可以用五个特征来表征:电子媒介、跨国资本、消费主体、文化产业、解构思维。在这五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均可以概括不同于以后的新时代,如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传媒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高科技社会、跨国资本主义社会等。当后现代和全球化思想进入中国,艺术学领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现代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二是与全球资本相联系的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