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而来,人们对言意关系的探讨始终不绝于耳,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曰“言不尽意”,可追溯到《周易》;一曰言以“足志”,发端于孔子。在古代媒介贫乏、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言不尽意”之说似乎更占上风。而当历史发展到互联网络的今天,各种新的媒体频繁出现,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传播下,出现了各种探索媒介潜能的艺术手段,如装置艺术、网络艺术、VIDEO艺术等纷纷涌现,这些艺术形态突破语言文字的藩篱,用丰富的艺术实践展示大千世界的万般变化,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着言意关系的不和谐。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言意关系中“言不尽意”之说能得到更多的赞同,这与语言媒介自身的局限性有关。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言”的抽象、“意”的动态。“意”和主体体验有关,体验关乎个体的生命沉思,是在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细微的内心感受、心理变化和情感反应,它往往是混沌的、朦胧的,人的意识很难把握,所以很难诉诸语言,是“不可言说”的;而语言文字是思维和意识的产物,是规范化、形式化的东西,它作为规范化的媒介工具只能传达主体体验中的“可说”之说,经过语言文字的抽象,个体活生生的情感体验就变得苍白,失去了鲜活的动态感。对此,文学家常常慨叹“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刘禹锡《视刀环歌》)。其二,“言”的线性以及“意”的非线性。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线性排列的,有时间、空间上的顺序,唯其如此,它才能为人解码并被理解;而体验的“意”却是非线性的,没有规律可循,正如陆机所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其三,与媒介的贫乏有关。古代表达个人情思的工具主要是语言文字,当然不排除戏剧、绘画等,但与今天相比,其媒介手段无疑是少之又少的。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艺术家产生“言不尽意”之感叹是有历史合理性的。 回顾历史、反观当前多媒介语言并存的时代,人们的“意”的传达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媒介。依赖新媒体的独特传播功能,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多媒介混合的装置艺术,遨游赛博空间的网络艺术,真实的生活化的DV艺术,等等。这些借助新媒体传播的艺术形态不仅拓宽了艺术的生存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意”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故而,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古而来一直争论不已的言意关系。 新媒体的出现,对言意关系的重构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我们把依靠新媒体进行创作和传播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具体来说主要是指广泛运用数码、网络、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1]一般来说,当前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形态包括:网络艺术(Internet Art)、运用数字化媒材创作的实验性电影(Digital Cinema)、录像艺术(Video Art)、声光装置、多媒体艺术(Multimedia Art),远程信息艺术(Tele-Art)、虚拟现实艺术(Virtual Reality Art)、交互电视/电影(Interactive TV/Cinema)、生物技术艺术(Bio-tech-Art)等。 新媒体艺术传播,在形象地展现世间万物,直观地叙述人的内心世界,逼真地创造虚拟现实,探索生物基因艺术等方面显现了独特的魅力。它冲破了单纯文字的抽象,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言不尽意”的无奈和困境,用丰富的媒介语言(影像、虚拟现实、声光等)诠释着新媒体时代人的体验和生活。 首先,新媒体艺术传播运用影像、装置、音响、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形象地展现周遭生活场景,达到了语言文字无可比拟的效果。我们最好从具体作品管窥一般。如中国前卫艺术的先行者梁锯辉《膨胀》(2001)。该作品是一部影像短片,艺术家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现代城市的变迁。作品主要反映广州城区在最近几年的急剧膨胀。前部分具有浓重的怀旧情调,以广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粤剧名伶的唱词:“思往事,记惶怯,看灯人异,去年客……”作为开头,来反映广州往日的城区、风俗、人文环境。后半部分以紧张、快节奏的乐曲为背景,反衬广州新城区的迅速变迁、急剧膨胀。新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鳞次栉比的楼房遮住了昔日澄明的天空,再不见蓝天白云,高耸入云的楼房把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来,这一切新的景象急剧瓦解了旧的城市观念。作品显示了广州正在经历着一场城市扩张的巨变,其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前所未见。作者以小见大,以广州城区的建设为例,展示了城市发展面临的种种压力,商业化大潮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建筑物的不断扩张,一方面却是人类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这一切的变化最终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烦闷、紧张以及对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向往。再如史蒂夫·米勒特(Steve Millet)和科林·古德伯格(Colin Goldberg)《想像的头脑》(The dreaming brain)。[2]这是一部关于天空中行星状况的交互式电影。打开作品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黑色的屏幕,整个屏幕就像是黑夜的天空,天空中点缀着远近不同的九大行星,这些星体是用立体三维模型塑造的。用户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点击天空中的星体,了解天空中每一行星的运转及天体状况。有关星体的具体特征如地理位置、适合居住与否等都配置有具体的照片和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探索遥远星空的梦想,随着望远镜等天文工具的发明,人们可以观看到一些天体的运行,但是它在宏观把握天体之间的关系上仍然有局限。而语言文字的界说,对理解这一问题也显得空泛。该作品用立体动态的方式展现空中天体的运行,无疑更加生动和直观。汤姆·贝特(Tom Betts)的万维网追踪者(Web tracer)[3]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为用户展示赛博空间的结构。大凡网络用户只是利用互联网的超级链接,从一个网站跳转到另一个网站,却很少思考网站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结构如何。这一作品能对指定的网站的超链接结构进行可视化处理,用三维模型加以展现。作者将网站视为由许多“原子”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分子化合物”。其中,网页是原子,链接是原子之间彼此维系的影响力。通过万维网追踪者,用户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这一“分子化合物”,了解站点如何建造、站点与站点之间的关系。它让用户观看到虚拟空间中的结构生成,既有审美价值(因为它将万维网可视化),又有实用价值(因为它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站结构、设计原则和建构意图)。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传播不仅能动态地展示物理空间的事象,而且也能形象地显现虚拟空间的结构,它呈现出了一个自然万象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