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询构批评

——当前文学批评的一种取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赴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著有《文学理论》、《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汉语形象美学引论》、《中国形象诗学》、《修辞论美学》、《语言乌托邦》、《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和《意义的瞬间生成》等。主编《美学与美育》、《大众文化导论》、《美学教程》、《文学概论》、《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等教材。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现代文论研究

原文出处:
当代文坛

内容提要:

当前学术型文学批评一面执著于启蒙论转向和专业论转向时段旧案旧账,推迟对新问题的及时回应,一面对新闻消遣型批评的咄咄逼人攻势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丧失掉在社会公众中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的旨在保障和提升国民文学素养的批评方式即询构批评,这应是在质询与建构中濡染文学素养的批评方式。询构批评期待着一种敢于挑战文学媒体、产业、作品和新闻消遣型批评及学术型批评自身的询构批评家出现。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字号:

      一家网站最近发起很有声势的“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后又改“竞赛”为“巡展”),网罗蒋子龙等知名作家参赛,但不料遭到韩寒等80后作家的奚落,引发韩寒与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之间的博客文章论战,锋芒直指“解散作协”,同时又传来蒋子龙关于“骗局”的严正声明①。一时各路媒体热闹非凡,大有2006年“韩白之争”后新的“韩郑之战”蔓延架势,在社会公众中鼓噪起一阵阵热浪②。我这里不是要评说这次争论,而只是想指出由此而引发的关于学术型文学批评危机的一点感受。这次由新闻媒体包括互联网、纸质媒体等竞相搅动和扩展的文学批评事件,其实主要发生在新闻媒体中报纸娱乐版、网站娱乐栏目等领域,与学术型文学批评圈似乎毫无关系。但正是这种与学术型批评似乎毫无关系的新闻消遣型批评,却能在社会公众中产生超乎寻常的声势和影响力,使得他们恍然以为这才是正常的或正宗的文学批评。我想问的是,当这类新闻消遣型批评以滚滚热浪冲击、干扰和控制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的时候,我们的自命清高的学术型文学批评又在干什么、到哪里去了,以及应该如何恢复和保持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这里尝试在对改革开放30年文学批评转向做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学术型文学批评取向的一点新近思考。

      一 三次转向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即1978到2008年)文学批评的变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这里谨沿用我的论文中有关文艺理论转向的基本判断③,只是着重于文学理论依托下的文学批评的变化状况。从文学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所处的角色状况去看,可见出这时期文学批评大约三次转向:1978至1989年为启蒙论转向,1990至1999年为专业论转向,2000年至今为素养论转向。

      第一次转向可称为启蒙论转向。文学批评家自觉充当文学变革的思想者,以人性与美的光芒去启蒙公众。他们相信自己就是文学批评变革中的新思想者。但这里的新思想者不同于通常在书斋沉思的思想者,而是思想着理论如何变为社会实践的专家加政治家。这种文学思想家角色意识中有着更深的知识型预设:文学批评能凭借新思想去指导文学创作和阅读,同理,文学批评家必然是文学运动、文学生活的指导者。当“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兴起时,批评家所扮演的正是这种角色,无论他们那时是否有这种明确的角色意识。

      第二次转向可称做专业论转向。文学批评家同文学理论家一样,不再以面向公众的启蒙思想者自居,而是甘做退回书房的文学研究专家。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相应,文学批评家从思想斗争前线退回到专业探究园地,从启蒙思想家蜕变为学科专家。这时的文学批评的学术探讨与论争多局限在学院墙内,无法传递到专业文学家和公众耳边,与他们的创作和欣赏过程逐渐疏离乃至疏远,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轻易拨动全社会的高度敏感而基本同一的政治神经了。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文学批评成为批评家自身的远离公众的专业技术园地,与作家创作和观众欣赏的距离愈来愈远,相互联系的纽带趋于断裂。

      第三次转向可称为素养论转向,文学批评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充当起文学素养的教育者角色。来自上一时段的文学批评专业化和理论家专家化进程还在延伸,但新的动因在悄然滋长。这取决于两方面的推动作用:一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被要求承担数量愈益庞大的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二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速增长或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潮流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渴望了解文学鉴赏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便充实自己的人文或文化素养。这两方面对文学批评分别提出了提高和普及的要求。文学批评提高是指对各层次高级专门人才实施文学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培养,也就是文学专门知识的精英教育;文学批评普及则是指对社会的普通公众实行文学专业知识的广泛普及,即文学专门知识的公众教育。

      这两方面的推动导致文学批评走上前所未有的文学素养培育道路,直到出现文学批评的素养论转向。这种转向是指文学批评的职能从文学思想启蒙和专业探究向着更基本的国民文学素养教育转变的过程。近年来文学批评界研究路径的变化正突出地显示了这种国民文学素养教育的兴旺:一方面,批评家、理论家们更加用心地深入钻研文学批评专业问题,不断提升各层次年青学子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又设法把自身的专业研究成果加以通俗化,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普及,帮助他们形成必要的文学素养。在这种素养论转向情势下,文学批评家面临新角色的转变:应当不再只做原来意义上的文学思想者或文论专家,而是更多地充当文学素养的教育者,即变成文学知识与素养传承的教师。

      不过,这种批评家新角色的转变更多地还只是一种应当而并没有变成现实。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文学批评还主要是固守在启蒙论转向和专业论转向时段所发掘的问题之中,而对于素养论转向时段的新问题缺乏应有的及时回应和探讨。文学批评家本身对这种素养论转向未必有清醒的自觉,而是沉溺在以往的学院专业园地中而难以起身张望,从而仍旧陷于批评家及文学圈内读者和学人自说自话的境地。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家就不可能去采取新的角色选择或取向。

      二 此消彼长

      要探讨当前文学批评的取向,除了认清素养论转向这一新情势外,尤其必须正视新闻消遣型批评的存在及其力量,因为这正是当前学术型文学批评必须重视的一个真正的强大对手。自从专业论转向时起,我国文学界就已开始一场影响深远而持久的文学批评裂变过程:当文学批评界转向更多地面对学院师生的专业园地时,社会普通公众的文学趣味就面临无所寄托的境地。正是在此时,一种新兴的批评势力乘虚而入,一举确立在普通公众中的主流批评地位,而把专业的文学批评排挤成边缘势力。这种新兴的批评势力就是新闻消遣型批评。从文学批评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来看,现有的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批评,另一类就是新闻消遣型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