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分别为实践经验、实践理性和实践假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层次的区别,各自承担着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实践经验的道德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最普遍的社会道德形态。与实践经验相比较,实践理性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特点,在任何社会都是主导和引领社会道德发展进步的决定性的精神力量。实践假说的道德形态,是关于社会道德现象演变的逻辑走向的推导和假说,通常表现为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人的理想人格。 从社会道德现象之中不同实践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实践经验是基础,实践理性是主体,实践假说是目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当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合乎这样的逻辑要求,社会道德现象的结构就处于和谐状态,社会道德就会凭借自身内在的逻辑力量赢得发展与进步。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道德的实践教育和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促成学生情感的转化,进一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信仰信念,以满足社会之“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