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9)09-0039-05 严重的金融危机增加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预测的程度。然而,为了使欧洲经济能早日走上复苏的轨道,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1月推出了《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旨在帮助欧盟国家尽量减少目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并为将来经济复苏做好准备。[1]《欧盟经济复苏计划》包括一个根本原则和两个基本点,即以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根本,一方面以短期手段刺激经济、保障就业和恢复信心,另一方面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提高欧盟竞争力为核心进行理性投资,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该计划涉及到研究与开发、创新和教育领域里的一些政策与措施。本文以《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为蓝本,结合欧盟近期发布的相关文件,阐述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制定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或在教育领域所采取的措施,以为我国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一、增加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面临金融危机,《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提出成员国应保持各自国家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既定投入目标,并努力通过提供财政刺激、资助和补助金的方式增加对教育、创新、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尤其要鼓励私有部门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在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经济下行均会对公共财政和私有资金造成影响,这很可能导致各成员国推延或减少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特别强调应继续执行既定计划。长期以来,欧盟十分重视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其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总量的比重在世界名列前茅,2005年欧盟27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平均值为5%。[2]由于欧盟的教育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私有部门投入比例极小,这使得欧盟教育投入在总量上不及美国。因此,鼓励私有资金的投入是未来欧盟筹措教育经费的重点。[3]同时,早在2002年,欧委会就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欧盟GDP3%的目标。[4] 到目前为止,一些成员国已经开始对欧盟的要求做出回应: 芬兰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提高了教育系统的支出比例,投入在大学的经费增加到21%,投入在科学研究的经费增加到15%,投入在文化、健康和青年项目的经费上升到10%。 2008年10月,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首脑“教育峰会”达成了一致:加强对教育与研究的投入,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要从目前的8.9%(其中教育为6.2%,科研为2.7%)提高到2015年的10%。 马耳他计划将从欧洲地区发展基金(ERDF)中申请约4,105万欧元用于2007-2013年与教育相关的项目,其中包括更新马耳他大学和马耳他文化科学技术学院(MACST)的设备、ICT设施、仪器和教学设备。 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FI)将投入14亿欧元用于生物科技、信息和通讯技术及可持续能源和能源效益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该基金会创立于2000年,是实施《2007-2013年国家发展计划》和《2006-2013年科学、技术和创新战略》的主要机构。 瑞典投入了50亿克朗的特别资金,用于未来4年医药、技术和气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有些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不得不削减各部门的经费。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和研究经费削减的幅度都相对较小。如爱沙尼亚在2009年的预算中,大多数部门的经费都被大幅削减,只有教育、科研与内务、国防经费削减得最少。 二、注重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效益 《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指出,成员国应当保持经费投入以提高教育质量。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欧盟也十分重视提高投资效益,提出引进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减少辍学学生的数量,以及尽可能使人力资本投资惠及普通人群等措施。 欧盟的教育虽然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经合组织国家相比,其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却不高。如2005年欧盟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5.03%,美国为4.85%,日本为3.52%。然而根据2005年联合国对世界各国教育成就指数的横向比较来看,美国的指数为0.971,欧盟为0.956,日本为0.946。也就是说,虽然欧盟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较高,但产出却相对较低。此外,从经合组织举办的学生学业成就测验(PISA)结果来看,欧盟国家的表现也不甚理想,尤其在阅读方面,学生不及格率最高。[5]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的绩效评估成为欧盟的重要工作。 目前,大部分欧盟国家都设立了对学校进行评估的学校监测中心。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北欧一些国家开始设立学校评估的国家标准,一些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国家也开始启用第三方评估的模式。例如,从2009年10月起,意大利将由国家教育、培训和教学评估研究所负责对学校进行评估。[6]德国已为普通教育水平设立基准:2010-2011学年前实现全德统一标准的高中毕业A-level考试即大学入学考试,先在德语、数学和外语三科中实行,2013年将扩展到自然学科,建立促进教育质量发展的机构(I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