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重视与关注。六十年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农村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结构的演进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此作为对我国六十年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种纪念与追忆。 教育结构通常是指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状态或组合方式。农村教育结构则是指农村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状态或组合方式。它包含农村教育的类别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等。本文对农村教育结构演进的考察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分期,并重在从形式结构和类别结构的维度进行。 一、“前十七年”农村教育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所谓“前十七年”,是指1949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这十七年间,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开国奠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和国民经济调整等阶段。十七年的农村教育事业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农村教育结构因之有了新的形式并开始发生着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农村文盲充斥,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在20%以下。在广大农村,除了稀稀落落的私塾教育之外,少有其他的教育形式。新政权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其中寓含着对发展农村教育的特有关注。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予以公布,这标志着新学制的确立。“在新学制中,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训练班,补习学校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小学实行五年修业的一贯制,取消初小和高小两级修业的分段制,便利于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子女能够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各种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所急需的技术学校被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关系之内,并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各种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都能够互相衔接,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人民教育的一条康庄大道”。[1]新学制的确立,不仅使新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制度保障,同时更使农村教育的发展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推进力量。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中期,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1950年全国小学教育学生数为2439.1万人,1957年为6428.1万人。[2]七年间增加了3989万人,增长了2.6倍。全国小学教育学生数的增长离不开农村小学教育学生数的增长。从增长的绝对数上看,农村小学教育学生数的增长自然占有更大比重;二是农村的业余教育和扫盲教育有了启动和发展。在1950年至1957年的七年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多次发出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这对促进农民业余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全国扫盲的重心是农村。扫盲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在中国农村也大张旗鼓地启动与推进。 建国初期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中国农村教育在发展中已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结构。新的教育结构的指谓是:1.从办学形式上看,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了私立小学和公办小学并存的格局。尽管这一时期国家在接管和改造旧学校,在接办私立中小学,并变私立为公立,但在农村,还是允许私立小学的存在。这种私立小学主要是由学生家庭联合出资聘请乡村教师教学,类似于传统的私塾。农村在继续保留私立小学的同时,更重视的是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而大力发展公办小学,并逐步使公办小学成为农村学校的主体。2.从教育类别上看,农村不仅有正规学校教育,还有非正规的农民业余教育和扫盲教育。而非正规的农民业余教育和大规模启动的扫盲教育便成为新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滥觞。 1958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旋即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席卷神州大地,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农村如火如荼地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全国应在3年到5年时间内,基本上完成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业合作社社社有中学和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任务。”[3]在《指示》精神的指引下,1958年至1961年的四年间,中国的教育事业包含农村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跃进”景观。例如,“在‘大跃进’的影响下,1958年小学在校生人数比1957年增长34.41%;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80.3%”。[4]教育的“大跃进”也使农村教育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就学校类型而言,农村不仅有日益增多的小学,也有了为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而开办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更有新增的农村初级中学和农业中学。兴办农业中学,是为了贯彻党的关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着眼于培养农村的技术力量,为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作准备。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统计,1958年,我国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为20023所,招生数为200万人。农业中学的兴办,是农村教育结构的一次新的变革,它首开新中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河。 鉴于“大跃进”的沉重代价,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教育事业的调整相随而行,农村教育亦然。1961年至1965年间,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回落到稳步上升的过程,农村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规模较之“大跃进”阶段明显缩减。农村中学教育则在另一重意义上进行了调整。1963年,国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之后又着力推行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两种教育制度,这使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经历急剧的压缩之后又得到新的重视和发展。据统计,1962年,我国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已降至3715所,招生数仅为14.97万;而在1964年又迅速增至15108所,招生数为88.56万;到了1965年,这类学校的发展处于新的高峰状态,学校数为61626所,招生数为306.47万,大大超过了1958年的发展规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