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论著影响力报告

——基于2005-2006年CSSCI的统计分析

作 者:
龚放 

作者简介:
龚放,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对中国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发文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得出我国教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将2005-2006年被CSSCI收录的教育学论文和所引用的期刊论文和专著汇总、归并,并根据被引次数排序,从中遴选出中国教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论文、中国著作及外国著作;通过与2000-2004年的统计分析报告的比较,分别对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论著进行分析、解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9)02-0035-011

      一、引言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当然,无论是繁荣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推进教育的实践与对策研究,都需要对当下研究状况有所了解,需要对教育学科的研究特点、学术资源、学术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借助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可以对我国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机构的学术研究水平及其影响力,对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和期刊的学术影响等等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教育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为促进和繁荣我国教育学科提供有效、可信的信息和有的放矢的建议。

      CSSCI为考察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提供了方便条件。本文是在CSSCI2005-2006年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分析中国教育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及其构成,分析对教育学研究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论文、中国著作和外国著作。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还同2000-2004年的情况做了相关比较对照[1]。

      学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对于教育科学学者而言,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论文和著作形式表现出来。论文和著作发表得多,说明该学者的科研产出率高,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一定的认可。另一方面,作者的学术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其成果被他人引用和借鉴的情况,因此作者被引(指作者成果被引)得越多说明该学者在学术界的影响越大。本文主要从发文量和被引量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论文和著作的学术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成果是否被他人阅读,是否在他人的研究中得到参考、借鉴或引用。本文分析论文和著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CSSCI中收录文章所引用的数据得到。

      二、学者学术影响分析

      学者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的数量,更取决于成果的质量。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的主要指标应当是成果被学术界重视、认可和引用的情况,应用研究成果往往还要看被社会采纳及转化为实际政策或现实生产力的效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来说,学者的成果发表得越多、被他人引用得越多,就越能证明他的学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可以通过CSSCI对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和他的成果被引两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量”与“质”(或者说“产出量”与“影响度”)两方面衡量每个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

      (一)教育学论文及其引文作者的相关数据

      由于2000-2004年教育学论文作者数量统计曾经有误[2],因此表1列出了2000-2006的7年间CSSCI收录的教育学论文作者的相关数据。

      从表1我们看到:

      1、发文作者数与被引作者数增幅甚大

      发文作者总数(不合并同名作者)在逐年增长。2000年为9080人,2006年已经达到14949人,7年增长了64.64%。而作者个数(合并同名作者后的数据)2000年为7004人,2006年为11062人,增幅为57.94%。被引作者数的增长更加明显,从9701人增加到27637人,7年中增幅高达184.89%。特别是2005和2006两年,被引作者几乎每年增加4千人。

      2、教育学论文引用其他学科文献量增加

      2006年被引作者数大约是发文作者姓名数的2.5倍,不仅与近年来教育学论文引文量的明显增加相关,而且说明教育学论文对其他学科、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的引用正在增加。

      (二)学者发文统计分析

      表2给出了2005-2006年间发表教育学论文7篇以上的62位学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中统计的仅仅是教育学论文发表数量,同一学者所发表的其他专业领域的论文未计入内;第二,由于合著人数的多少和作者署名位置不同因而权重和分数不同的缘故,有些作者的发文篇数出现了小数①;第三,列入表2的学者主要是教育学领域的学者,而略去了教育领导管理部门的官员;第四,有些学者(或刊物主编)以笔名发表的“卷首微言”、“卷首语”或“短论”、“短评”(如《中国高等教育》之“浩歌”、《中国远程教育》之“苏辛”、《开放教育研究》之“中原”等),也未作为教育学学术论文统计。

      1、学者的年均发文量较2000-2004年有所增加

      2006年的分析报告,我们列出2000-2004年间教育学发文在14篇以上(即年均发文2.8篇)的63位学者[2],而现在发文排名在前的62位学者,年均发文量都在3.5篇以上。

      2、有5位学者再次入围发文量前十名

      2000-2004年发文最多的63位学者中,有15位在2005-2006年再次入围,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钟启泉教授以23.8篇继续高居榜首,顾明远先生则以18篇的“高产出”由原来的第四前移至第二。在2000-2006的7年两次统计中始终位居发文前十名的学者,还有何克抗、陈桂生和刘宝存。此外原来排名第36位的钟志贤(江西师范大学)此次跃居第7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也从原来的第14位前移至第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