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育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总估计 教育管理学科的研究,从7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过整个80年代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现在正处于深入反思和理论完善的阶段。 能否这样认为,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管理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对学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管理过程、管理基本原理原则,已有了相对稳定的认识;出版了一大批教育管理的论著,其数量和质量,在中国都是空前的;科学研究正在深入,学术争鸣的气氛已经形成;学术队伍已经建立,结构比较合理,水平正在提高。 在充分肯定教育管理学科建设成绩的同时,对学科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学术界的认识是清醒的。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进入“高原期”。从积极方面分析,理论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水平,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就学校管理学科讲,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不足的方面分析,近几年来,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速度缓慢,甚至停顿,有分量的重头著作不多,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的发展,知识比较陈旧,队伍逐步老化,新老接替还未完成。从学科的两大体系看,发展不平衡。学校管理学的发展较快,理论比较成熟,而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地方行政方面,完整的学科体系还在建立之中。 要突破当前学科研究的停顿状态,必须在理论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几方面下功夫,创造高层次的学术争鸣氛围,组织力量研究若干重点问题,出一批有质量、有水平的学术著作,帮助优秀的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完成新老接替的过程。 二、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观点或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哲学化的趋势,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实践化的趋势;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综合的趋势,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分化的趋势;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伦理化趋势,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技术化趋势;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现代化趋势,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传统化趋势;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宏观调控趋势,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呈微观深化的趋势;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注重教育思想管理的研究,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要加强制度管理的研究; 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注重教育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研究,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教育管理学科要加强教育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等等。 以上种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育管理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问题,看法不同,有的甚至相悖,但通过研讨和争鸣,能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认识更全面,只有这样,研究才能真正深化。 对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的认识,其观点虽有种种差异,但有一点认识是大家共同的,这就是教育管理的理论建设,要从简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外国一般管理思想的移植,向深层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是教育管理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发展趋势。 过去17年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沿着两种思路进行的。其一是通过总结我国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其二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外国企业管理理论,将它们移植于教育管理之中。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成绩是不容忽略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反思,大家取得了一些共识。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理解为中国的实践加外国的理论; 第二,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既不能排外搞“国粹”,也不能追逐外国的名词概念,盲目求新颖; 第三,经验不会自发上升为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结合点是研究,而研究是十分艰苦的,其中包括思想观念的深化和转化过程。 在过去学习外国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并吸收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并渗透于我国教育管理学科之中,使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体系耳目一新。当然我们在引进中也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回顾17年引进的种种外国管理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理论大多是西方80年代以前流行过的理论。它们是: 20年代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30年代兴起、50年代逐步完善的行为科学理论,包括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说,以及X理论、Y理论等; 70年代至80年代的“管理科学丛林”,包括系统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等等,许多名词已经成为我国许多教育管理论著和管理实践的常用概念。 人们现在也许要提出疑问,外国企业管理理论是否引入过教育,如果引入过,其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外国一般管理理论在90年代有什么发展,其趋势是什么?下面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方也曾经将企业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教育。早在二三十年代,当时美国将泰勒科学管理的理论运用于宏观教育的管理,通过量化评估教育投入的实际效益和质量;行为科学的理论,在教育管理方面应用得更为普遍;七八十年代,美国设想在学校运用“管理科学丛林”中的某种理论,曾派了一些企业家到学校当校长等。这些做法曾经收到某些效果,但总体上是不很成功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要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只把他们当雇佣对象;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严格执行制度、强调行为规范是一致的: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是不能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