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育的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毓珣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原文出处:
山东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观念是行为的内隐形式,行为是观念的外在表征,二者互为表里。只有观念的变革,才会产生行为的创新。因此,智育的创新应该以智育观念创新为主,智育观念的创新是智育行为创新的源头活水。然而,智育观念的创新并不能替代智育行为的创新,智育行为的创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笔者拟就此加以申论。

      一、智育观念创新

      其一、全面智育观。所谓全面智育观,是指教育者必须从共时性视角认真研究组成智育的方方面面。以往,人们对组成智育的因素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智育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困惑甚至模糊之处。譬如,把智育单纯理解为就是教学,就是门门高分,或把智育理解为包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学会学习四方面的过程。其实,这仅仅反映了智育的某些部分,而非全面的智育。全面智育观,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而且要从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等多个视角研究与探讨智育。概而言之,组成智育的要素至少有: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情感、意志与个性等。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即智力和特殊能力)、学会学习、陶冶情感、磨练意志与发展个性等,是对智育的基本要求。其中,以往忽略的情感陶冶,在现实中影响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而以往忽视的意志磨练则影响了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的养成。

      此外,应特别指出的是,今日对“知识”与“能力”等的理解已经扩大了,譬如,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其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把知识划分为两类四种:一类是归类知识,是显露的、比较容易归类与度量的知识,它包括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两种,可以通过读书、听讲和查看数据库等传播手段而获得;另一类是沉默知识,是不显露的、比较难于归类和度量的知识,它包括技能知识与人力知识,一般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学到手。能力则包括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这是在全面智育研究中必须关注的新动向。

      其二、立体智育观。所谓立体智育观,是指教育者必须从多维层面上研究与探索智育。以往的智育观往往只从平面上去看智育,结果不仅造成了智育理论上的偏颇,而且深深影响了智育作用的正常发挥,导致人们过分重视掌握层次的智育,死记硬背成了那个时代的智育代名词。事实上,智育可划分为四个层面:一为授受智育,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二为独立智育,以养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习惯为主;三为运用智育,强调学是为了用,强调实践能力的养成;四是创造智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主。实施立体智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其三,动态目标观。所谓动态目标观,是指智育的目标应该是也必须是动态发展的,不应该用静止的观点去研究智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此有明确的阐述:“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己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这实际上从动态的视角,着重论述了各级各类教育智育目标的重点,是动态的新世纪智育目标。

      其四,精神根基观。所谓精神根基观,是指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精神根基,是德育与美育的基础,也是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概括而言,在精神教育层次,德育创新需要智育,因为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等离不开智育;美育创新需要智育,因为美学知识的获得,美学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基础层次的体育需要智育,因为必要的体育知识的拥有、体育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智育。劳动技术教育也需要智育,因为必需的劳动生产知识与基本劳动技能,以及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智育。此外,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等的养成也都与智育相关,智育在各育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其五,全脑开发观。所谓全脑开发观,是指智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左右半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著名学者斯佩里( Roger Sperry)、波根(Joseph Bogen)与葛萨纳嘉(Michael Gazzanaga)等发现了左右脑构造与功能的区别,提出了左右脑分工学说,认为左脑的分工优势是:语言/文字、逻辑与数学、线性与细节、循序渐进、自制、好理智的、强势的、世俗的、积极的、好分析的、新闻写作与述说、顺序整理、善于察知重大秩序、复杂动作顺序等;右脑的分工优势是:空间/音乐、整体的、艺术与象征、同时并进的、易感的、直觉的与创造力强的、弱势的(安静)、性灵的、感受力强的、综合的与完形的、辨人面目、感知图形、辨识复杂的数字等。(注:[美]奈德·赫曼著,宋伟航译《全脑革命》,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同时,他们还指出,左右脑都是可开发的,教育是开发人的左右脑的主要途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既能开发人的左脑,也能开发人的右脑。全脑开发是新时代对智育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