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领域与学习方略的启示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所指出的,在人的教育上,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的相互关系是重要的。他在1956年著《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之后,1964年又著《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意领域)》,阐明情意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揭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价值的观念化等有特色的要素的重要性[1],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这是众所周知的。 1976年,布氏进一步在《个人特性与学校学习》[2]中,着眼于认知前提能力与情意前提能力,提出了教学及其教学成果的图式模型。所谓“认知前提能力,意味着学习课题所必须的先行条件,所谓“情意前提特性”,意味着学习新的学习课题时的学习动机。在他看来,学习成绩同对学科的情意态度是相互关联的。两者彼此影响。产生一种循环性效果。亦即,高的学习成绩增大肯定性情意态度,它又给予尔后的高成绩产生影响,而且还对肯定性情意态度产生影响。同样,低的学业成绩使肯定性情意态度低下,复使成绩低落,进而又使肯定性情意态度低落。这样,布氏揭示了学业成绩同情意态度之间的关系。 布氏认为,学习者只有在教师的适当影响作用之下,通过自身的主动的努力,“学力”这一现实的素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自身应当作出最大限度的努力与创意功夫,使自己的影响作用成为每一个学习者最有效、最适切的因素。学习者的主动努力的重要性不仅在学力方面,而且在情意领域亦然。布氏倾向于把重点置于动机作用来把握情意特性。当然,按照一般的见解,情意领域除了动机作用之外还包含关心、好恶、情绪等等在内。 美国心理学家奥尼尔(H.F.Oneil)和施皮尔伯杰(C.D.Spielberger)在1979年编著有《认知性、情意性学习方略》[3]。他们的主张类似于布卢姆理论。在他们看来,学习方略(learning strategies)同认知方略一样,包含情意及运动性技能在内的广泛的一般手段。他们重视“情意方略”,为使学习者能够集中地解决课题,使学习进行顺利,借助减轻“精神压力”的技能,注重动机作用。在这一点上他们的主张类似于布卢姆。但也重视运动方略。不过跟布氏的精神运动领域论有若干差异。在这里,“运动方略”是指知性练习与运动技能的实践。在运动方略中也包含知性练习这一点是一个特色。通常所谓“运动学习”是指体操、机械的操作等身体运动的学习,是同“观念学习”相对的术语。在该书中克里克(R.M.Culick)主张,最有效的学习是在“积极的动机的学生”、“高质的教学法”、“有效学习方略”这三个圆的交叉的领域形成的。不过,克氏将高质的教学法与有效的学习方略区别开来,在概念上难以成立,轻视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因此有学者主张,最有效的教学应当是:(1)看高度积极性的学生,(2)精选了的教学内容,(3)有效的学习方略三个圆相交的领域,来得妥贴。 二、融合教育”的构想 “融合教育。(confluent education)是价值教育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主张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中,将认知性、情意性诸领域相结合的观点。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劳翁(G.I.Brown)在其所著的《为人的学习的人的教授》[4](1971)的论述,“融合教育”系指“个人的、集体的学习中情意性、认知性诸要素的统合”。所谓情意领域,关系到经验及学习的情感性、情绪性的侧面。儿童与成人想学习时是如何感受的,学习时与学习后又是如何感受的,这一类领域包含在情意领域中。至于认知领域,关系到认识对象时的精神活动,“知性功能化”。个人学习什么、所谓学习的知性过程——所学的不是像情意学习的态度、价值之类的,属于认知领域的范畴。没有某种情感便没有知性学习;而精神存在倘不包含某种感情是不存在的。——从这一信念中产生了“融合教育”的思想。 具体地说,融合教育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及“过程教育”(Process education)研究为基础的。以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H.Maslow)、梅(R.May)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立足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在本世纪作为第三势力(第三思潮)抬头,也称为“存在主义心理学”。它强调从人的现实存在追求可能的存在的观点。从教育的观点看,重视教育中的情绪、情感的意义、儿童有其各自固有的存在状况,要真切地把握它,就得展开现象学研究[5]。布劳翁(1975)概述了“融合教育”的特色如下: 1.设定教室的氛围——对学习的相互交流性、开放性。 2.教室及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正当目的的觉悟。 3.同有意义的人的需求与感情密切相关的班级课堂教学中教育内容的选择。 4.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同学生经验密切结合的学习、推理、抽象,意味着具体的学习经验之后引出的学习。 5.发展实践、意志、情绪相结合的集约或认知过程的觉悟与意图。 6.鼓励师生之间的情感表现。 7.运用简明扼要的发展学习的手册。 8.鼓励扩散性思维。 9.涵括了“意义再主体化”、外在的、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意义及知识的再创造与内化。 为了实现对教育的更融合的研究,布劳翁指出,教师应当常常反躬自问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教学内容,学生是如何感受的;二是有什么方法,可以确立教学内容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融合教育活动也可以同传统的课程与正常的学校计划统合起来。通过实践与现实经验或对特定材料作出反应,可以发展决策、问题解决、价值明确化等等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