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发展的国际考察

——兼论我国教育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霖生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原文出处:
国际社会科学情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辨证关系。教育对于经济来说,既有其依存于经济的一面,又有其促进经济的一面。前者表现为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力、物力的支持,经济愈发达,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也愈多;反之,则愈少。后者表现为一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增长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分不开。根据前苏联学者计算,1960年到1975年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额的37%来源于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另据西方分析,苏联经济增长中大约1/4靠教育。这些数字虽然不一定十分精确,但也足以说明经济增长与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为了迅速发展生产,必须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掌握先进技术装备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发展需要的劳动者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马克思说过:“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所以,教育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是生产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前苏联的调查材料表明,中学毕业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比教育程度低的工人提高得快,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在生产训练上所花的时间可以少20—25%,工人所受普通中等教育的程度每提高一个年级,就可使劳动生产率在机器制造业中约提高1.5-2%,在黑色冶金工业中提高约0.4-0.7%,在轻工业中提高约1.5-2.2%。

      同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主要采用手工劳动的条件下,只要是小学程度,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大体上也对付得了。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日益发展,对具有广泛专业知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工人的需要量愈来愈大。据前苏联有关部门调查,70年代初,苏联黑色冶金工业系统有90%、机械制造业有80%的工程需要中等技术学校或中专范围内所授的知识。1975年到1979年间,莫斯科的工业中,要求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担任的工作增长32%,要求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专家担任的工作增长19.2%,并且呈现出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这样,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突出了。教育问题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二、教育投入及其使用

      发展教育,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教育投入的来源,不外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政府”又可分中央和地方;“社会”包括私人、企业、教会、社团等。在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教育投入来源的渠道单一,几乎完全来自财政拨款,特别是中央财政拨款。而在市场经济国家,教育投入来源多元化,且“社会”部分大大超过“政府”。

      现在,先看世界各国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1993年,教育占中央政府支出比重最高的国家是纳米比亚,为22.6%;最低的是德国0.8%。高低相差27.3倍。各国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中国政府支出中教育所占比重只有2.2%,在全世界有资料可比的61个国家(地区)中居从低到高的第4位,在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也很低,为第2位。同周边国家相比,只略高于巴基斯坦(1.1%)、美国(2%),同印度(2.2%)相等,而比蒙古(2.7%)、印度尼西亚(10%)、斯里兰卡(10.4%)、尼泊尔(10.9%)、菲律宾(15.9%)、韩国(16.8%)、缅甸(17%)、马来西亚(20.3%)、泰国(21.1%)、新加坡(22.3%)低得多。还应指出,中国的教育支出的比重虽比美国高,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教育投入绝对额(0.98美元)却只相当于美国人均教育投入(118.75美元)的0.8%。同周边国家相比,是最少的。据统计,印度1.11美元,巴基斯坦1.12美元,蒙古2.65美元,尼泊尔3.87美元,印度尼西亚13.99美元,斯里兰卡16.80美元,菲律宾24.48美元,泰国75.58美元,马来西亚170.19美元,韩国219.84美元,新加坡871.42美元。

      再看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何。根据国内出版的《1994年世界经济年鉴》、《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等书刊资料来看,对80年代末几个国家的情况进行一点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3.2%,不仅比美国(6.8%)、日本(4.9%)、联邦德国(4.4%)、法国(5.4%)、英国(5%)、意大利(5%)、加拿大(7.1%)、澳大利亚(7.3%)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比苏联(7.9%)、波兰(4.4%)、匈牙利(5.6%)、保加利亚(6.9%)等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低,而且比周边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地区)也低。例如,低于印度(3.3%)、泰国(3.6%)、新加坡(3.8%)、泰国(4.2%)、马来西亚(7%),略高于菲律宾(2%)、巴基斯坦(2.1%)。从绝对数看,中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只10.56美元,比菲律宾(12.6美元)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