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中的政治

——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历史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圣中,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南昌 330031)

原文出处: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作为西方最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之一,历史制度主义越来越成为政治学研究尤其是宏大的政治变革和制度变迁问题研究的主要流派。该理论属于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主要特点是运用中观理论方法将研究视角对准了制度在历史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环境和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历史时间的要素成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关键,从这一要素出发,形成了特殊的历史制度分析,这些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和过程追踪分析、关键节点、偶然性和事件的时间分析以及世界时间的研究。这种方法解构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动态路线和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成果。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一、引言

      历史制度主义是西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一个政治社会学流派,属于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历史制度主义继承了传统制度研究对宏大政治变革和制度变迁的传统,同时又引入了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体在制度变迁中具体行动和特定历史阶段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综合性的中观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不仅突破了行为主义过于微观,看不到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不足,也弥补了传统制度分析静态化、宏大化的缺陷。历史制度主义注重较长时段的纵向研究,这种历史性的引入增加了其理论分析的厚度和力度,历史制度主义形成以来,已经在重大的政治变革,例如国家革命、民族革命、发达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效能,资本主义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理论成就。这也说明了历史制度主义方法的解释力和生命力。目前,历史制度主义正在以一种更加蓬勃发展的态势被运用到政治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制度变革和制度差异性,发展中国家制度形成以及制度效能等范围更是快速进步,引导着政治学理论的快速前进。

      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即是将历史维度纳入到制度分析当中,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新制度主义的特殊之处。历史制度主义对历史要素的考虑和运用形成了独特的时间理论,即从时间角度来分析制度演变的过程,分析时间要素对制度变迁和政策差异的影响及其结果。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不仅仅是历时性的长时段时间,也是短时间的某个重要节点,甚至是偶然的时间和事件变化。美国学者皮尔逊曾经把历史时间要素概括为7个: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序列、事件、持久性、时序、意外后果。[1](P6)但不管这种划分多么复杂,总的来看,基本上都可以被包括在以下两个方面:时间要素的稳定性决定了制度的规则变化,而时间要素的波动性则决定了制度的不规则性和意外变迁。时间性的考察把制度分析带入了一个深厚且博大的空间。

      二、时间序列和过程追踪

      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纵向的长时段的时间波段;另一方面则是短时间的横切面的节点。前者带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征,后者带有波动性和断裂性特征。下面先从第一方面开始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先要看看历史解释本身具有的特殊逻辑。

      (一)历史解释的逻辑

      历史是过去的时间,无论什么事物都是从历史经过而来的,历史决定了任何事物的当下面貌。所以历史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忽略的。那么对历史制度主义者来说,历史的解释遵循着何种逻辑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偏好形成和兴趣构建的问题,什么因素形成了人们的政治情境的定义,他们的政治目标和他们对最好的政治过程的评价;(2)背景的因果关系,进入政治的黑盒子,更好理解行动者、偏好和制度的互动;(3)制度分析和历史研究之间的亲缘关系扮演着偶然性的角色,制度分析需要具体事件的分析,包括不能解释的、随机的事件,以及一些系统的制度效果。[2](P244-246)也就是说,历史决定了当下的行动兴趣和偏好,历史提供了行动和制度互动的背景,历史还包括偶然性变量。或者说,解释制度变迁,要从历史的维度来透析关键行动者如何产生偏好,历史背景如何影响制度变迁过程,以及历史过程中偶然性要素如何带来意外变化的。

      上面所分析的三点逻辑恰恰证明了历史解释的复杂性。历史成为一个黑盒子,成为现代政治学不可穿越的神秘空间。但是,历史还可以在有限的程度和范围内寻找到其根基和路径,所以它也不是完全不可捉摸的。人们至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寻找历史作为能动者和变迁根源的基本路向:(1)历史使现在改变性质。对于研究者来说,如何发现历史改变现在性质的路径是分析政治制度变化的关键。(2)历史是曾经的替代性愿景和时间的来源。历史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其背景和关系,追溯这种结构关系和过程是研究者的使命。(3)历史帮助细分当代的政治地形学。就是说当代的政治地形结构可以从历史演变中追溯出其关键动力和变量,从而触摸到社会变革背后的原动力结构。[3](P333-338)人们穿越历史的三条道路和前面所言的历史的三重角色是基本一致的,它们共同提醒我们注意到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研究中必须把历史纳入到研究方法中来,并利用历史的变量功能来更深入地分析和把握制度现象的时间性特征。

      (二)历史序列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对历史的分析首先从时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角度开始。而时间的连续性形成了历史的序列性。历史不是一幅杂乱无章的涂鸦,而是有章可循的连续剧。关键的问题是要有发现其章法的眼力。面对复杂的制度化组织的特征,历史制度主义者不得不开始“思考时间本身的概念,把关于时序的问题放在分析的中心”。[4](P91-96)

      按照皮尔逊的理论,序列分析包含在路径依赖理论之中。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具有四个特征:多样平衡、偶然性、时间和序列、惰性。(1)多样平衡指在有助于积极回馈的内部条件下,大范围的结果是普遍可能的;(2)偶然性是指某个时刻的偶然小事件可能导致后面的重大结果出现;(3)时间和序列则是指在路径依赖过程中,事件在什么时间发生很重要,重要的序列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4)惰性则是指积极反馈的过程将导致单一的平衡,这一平衡反过来又会抵制变革。皮尔逊的分析非常清晰地展现了时间要素的作用,客观世界本来是多样平衡的结构之中的,但又是充满变化的。特定时间的某个小变量如果恰好在适当的时序中出现则可能导致重大结果的产生,而反过来历史中的某个平衡结构又可能产生惰性抵制各种变革。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复杂多变的历史演变图式。

      皮尔逊提出的时间序列分析成为历史制度主义的重要理论。查尔斯·蒂利说过:“事情在一个序列中何时开始影响着他们如何开始”。[5](P14)许多对时间序列分析的观点都立足于积极反馈和自我强化机制。在这些观点看来,事物早先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发生将会影响后面的走向和变化,在发展过程中,事物必然会以一种积极反馈自我强化,不断重复和加强自我既定的模式,从而保持既有的稳定。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关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积极反馈模式有三个类型:第一没有过于关注时间排列,而是简单地解释了自我强化过程;第二最普遍的是,显著过程的时间序列因最早出现的事件或者过程将触发积极反馈,对结果产生决定作用;第三是有些观点纳入了在一种对序列的宽范围的分析中分析自我强化过程的观点,这个序列更集中于顺流效应。第一种类型关注单一发展动力而不是复杂的时间排列;第二种类型强调了时间序列的作用,关键事件和过程的时间排列方式决定发展的路径;第三是积极反馈的顺流效应,事件或过程在后面发生将不同于它们在其他时间发生的作用,类似于博弈论的先行者的效应。[6](P64-67)皮尔森指出了序列分析的两个重要要素是:政治空间和社会能力。各种行动者在政治空间方面竞争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所占有的资源,而且取决于对资源占有的规模。如果早期竞争性优势可以自我加强,那么相关时序就会发挥作用。一些行动者取得了先发影响的位置,它也能利用这一位置巩固它对特别政治空间的掌握。事件或过程相关时序的重要性能影响政治空间潜在的竞争者何时出现。第二个要素是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社会生活中得到必须资源的能力,社会发展的中心事实是在人类历史的某一点缺乏或不能得到的资源可能在其他地方被大范围的取得。社会能力概念提供了认清序列这一重要维度的工具。格神克隆在其经典的研究中指出,后工业化过程因为这些国家试图追赶工业强国,并可以从先进国家那里借鉴到先进技术,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随着时间流逝发生转移(如从英国的棉花、丝织品到德国的钢铁、铁路等)。[7]后工业化国家的这种能力即是时间序列的作用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