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症结*

——兼论语文教学的思想语言统一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晓钢,1954年生。1978-1981年就读于上饶师专中文系,1986—1989年在南京大学攻读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中文教研室副教授,从事军校语文教育与军事文学研究。

原文出处:
上饶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源于语言与思想的分离;要改变教学低效的状况,必须首先改变单纯的语言观点,把发展思维和培养思想放到教学的突出位置;语言学习与思想培养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不能单独推进,二者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语言学习 思想培养 思想语言一体化

      语文教改进行了多年,但教学低效的局面仍没有改变,除却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外,恐怕还与我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片面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关。

      我们大多认为,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上的问题自然应通过语言学习来解决,于是所有的课文讲析、语言知识和语言练习都围绕着语言学习而进行。然而学生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为解决能力转化问题,一些专家曾设想建立辞章学一类的过渡学科,将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与语言应用连接起来①,而另一些老师则主张通过语感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想法本身不无道理,但其着眼点仍只停留在语言上。其实,任何语言活动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操作。语言是以思想为存在前提的。人先有了思想而后才有语言表达。思想决定了语言的存在。语文课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得先让他们有语言,而要有语言就得先有思想。思想不仅决定语言的有无,而且还决定了语言的质量。我们常说,想清楚了,才能说(写)清楚,思想顺畅了,语言才能顺畅。语言要准确首先思想要明确,语言要鲜明首先思想要坚定;语言的丰富是因为思想的丰富,语言的严谨来自思想的周密,语言的活泼来自思想的活跃,语言的简炼、一语中的来自思想的深刻、一针见血,就是语言的生动形象,也是来自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我们所有一切对语言的要求,无不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前提上。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表面上看去是出在语言上,实际根子却在思想上。比如我们讲析了许多课文和语言知识,作了不少语言练习,而学生作文依然不清不通,这看起来是语言问题,但根子在思想:思想贫乏带来语言的艰难,没话找话自然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思想杂乱又带来语句紊乱,想得不深入,不透彻,抓不住中心,形不成思路,语言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思想一夹生,语言也就有了阻碍,于是文章不清不通,百病丛生;语言有了障碍却又要生搬硬套,生拉硬扯,于是便牵强附会,辞不达意,不知所云。至于没有思想却又要硬写,那就只有鹦鹉学舌,模仿他人,更免不了矫揉造作,陈词滥调了。写与说如此,听与读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是语言理解问题,而原因在思想。比如缺乏逻辑分析能力,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就受到影响;缺乏抽象能力,就难以概括文章的主题;自己思路不清,就很难理清文章的思路;自己思想肤浅,要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也不可能。相反,只有自身思维清楚了,理解才能清楚,自身思想深刻了,理解才能深刻,自身情感丰富了,才能对文章中的情感有细致的体验,自身有了活跃的思想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其大脑才能对文章的语言信息作出迅捷的反应,产生较高的听读速度和效率。可见,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语言只是现象而思想才是本质。一个思想贫乏的人,无论掌握多么丰富的词汇,也写不出语词精彩的文章;一个思想还很渺茫、思路还很艰涩的作者,尽管懂得很多语言要准确简炼、通顺畅达的道理,他也无法做到语言的准确简炼、通顺畅达;一个思想迟钝、情感粗陋、缺乏想象与联想的人,无论懂得多少修辞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句子;一个思想懒惰平庸的学生,无论赏析多少精品名作,也写不出发人深省、感人肺腑的文章;同样,一个自身思想还很浅薄幼稚的读者,又如何能深刻地理解一篇名作平凡的语词背后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呢?这种时候讲再多的语言知识,做再多的语言练习,举示再多的语言范例,也解决不了语言的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说,要用好语言,首先要学好思想;要解决语言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语文教学要搞好,首先应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从小养成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目光、广阔的思路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懂得如何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周围世界中的意义,知道如何将这些意义凝聚成一个有价值的思想,懂得怎样迅速而有条理地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一种思想想深,想透,想清楚,想完整,想完面。

      思想不仅是语言的基础,而且还是语言和语言学习的动力。当一个人有了敏锐的目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时,他就能时时刻刻从周围世界中发现点什么,就会时时刻刻想对周围说点什么。当他有了这种表达的欲望而去渴求思想的表达时,就会自觉地学习语言;当他要去寻求表达的完美时,就会殚心竭虑地去研究语言,学习语言就不再是语文课的要求而成为其生活的需要,成为其日常生活中无处不留意、无时不琢磨的事物。一旦语言成为其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所在,他就会对语言格外敏感,他的学习效率一定很高,他的学习也必然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的效果也一定很好。而当他通过学习成功地表达了思想,他的表达欲望就会得到更强的激发,学习热情也一定更加高涨。古往今来那些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作家学者语言大师们不就是这样学习语言的吗?他们之所以取得远胜于课堂教学的成就,并不是他们有什么语言天赋也不是掌握了什么特殊的方法,而是他们有了思想这一前提和动力。思想使他们把生活与语言联系起来,语言成了他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关注的对象,对语言的积累和品味、揣摩、推敲成了他们无时不做、精益求精、不厌其烦的工作,而成功完美地表达思想成了他们人生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有了思想这一源泉和动力,他们的语言学习才充满活力,他们的语文水平才有了飞速的提高。与此相对照的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却进行的是学究式的语言教学,这种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既懂语言知识又能勾勾划划地做语言练习却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造就了一大批能分析课文却又不能作文的学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又如何能有自己的语言?这种从语言到语言的教学割断了语言与生活、语言与思想的联系,使学生失去了语言的基础,丧失了学习语言的动力,使他们误以为语文学习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课本上字词语句这样一个经院式学习任务,而把他们自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新鲜活泼的思想与语言搁置到一边。语言失去了生活与思想的根基便失去了生命,语言的贫乏枯燥、华而不实、艰难滞涩以及上面提到的各种语言问题便接踵而至。语文课不仅没有成为学生反映自己生活,表达自己思想的乐园而受到他们的喜爱,相反却被他们视为生活之外的一个纯粹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科目而失去兴趣。语言失去了生活源泉,失去了思想根基,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由此陷入低效的循环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