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消极效应主要有下面十个方面。 一、感情效应 感情效应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特殊的感情关系在评价过程中的利益反映。在社会生活中,感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根纽带,感情的亲疏密间形成了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失去原则的约束,便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严重失真。感情效应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当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有着某种特殊的良好的感情关系时,为了博得评价对象的欢心,或者怕因坚持原则而得罪评价对象会给“自我”造成某种不良后果,不惜以牺牲教育评价中的公平性、客观性原则为代价,自觉地给予评价对象高于实际水平的评价;对于那些与自己感情较差的评价对象则给予低于实际水平的评价。感情效应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本位主义,或称本位效应。这种效应以维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为评价的基本准则,抬高“自我”,压低别人。感情效应在评价过程中广泛存在,因而,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原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这是一种模式化的心理效应。如一提起教师,头脑中便会出现“文质彬彬”一类人的印象,一说起电影明星就会和漂亮、潇洒联系起来。定势效应表现在教育评价上就是,评价者对某一类评价对象的固有印象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它是评价者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评价过程中的反映。对于头脑中固有的同一类对象,评价者不是根据评价的原则、标准以及内容对评价对象作具体详细的分析,而是凭头脑中的固有印象做出偏离事实依据的判断。如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总是认为重点学校的各个方面都会优于一般学校。殊不知,重点学校既有优于一般学校的地方,又有不及一般学校之处。定势效应往往是由偏见的合理化造成的,它有时会给评价对象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是指评价者受到某种权威的影响或压力而抛弃自己的评价立场,对评价对象做出某种符合权威意愿的评价。权威可以来自个人的权力或威望,也可以来自某种群体的规范,还可以来自权力机构的行政指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有一种敬佩权威或惧怕权威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使评价者自愿地或被迫地去服从或迎合权威的意向。当权威的评价意向符合客观事实时,权威所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但是,当权威的意向有悖于客观实际时,权威就成为把评价结果导向失真的无形压力。权威效应的消极作用还在于不利于评价人员各抒己见,形成民主的评价气氛,不利于对谬误的修正和真理的肯定。 四、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评价对象的初步印象而作出不全面的评价。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人或事物留给认识者的第一印象是重要的,它甚至可以使认识者终身难忘,或者会左右着认识者对该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在教育评价中同样如此。评价对象留给评价者的第一印象,有时并非它的本质属性,而是它的表面特征或是为了迎合评价者的心理而作出来的假象。这种假象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它可以使评价者误把评价对象表面的、个别的、虚假的特征当成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评价。如评价对象给评价者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评价者便会作出较高的评价;反之,则会作出较低的评价。 五、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某些特征的过分关注和重视,从而影响了对其它特征的正确评价。晕轮效应是一种放大效应,它把对事物的某些突出特征的认识扩大到其它特征上去。当被注意的事物的特征与被评价的其它特征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时,晕轮效应产生的评价结果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被评价的事物的各种因素或特征有时是互相独立的,没有必须的逻辑联系,这时晕轮效应产生的评价结果肯定是不正确的。如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可能会因为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而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这里升学率的高低固然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指标,但它不能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部情况,更不能由升学率的高低去推断诸如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等因素的优劣。因为升学率与办学思想、办学方向不仅不具有“水涨船高”的必然的逻辑联系,有时两者还可能是相悖的。 六、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评价者主动放弃自己的评价观点,自觉地接受大众的评价观点。这是一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评价现象。从众效应产生的评价结果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当大众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主动放弃自己与大众不一致的评价观点,其评价结果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大众的意见恰恰是错误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现象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如果这时评价者不敢坚持自己的评价观点,反而主动放弃而随波逐流,那么,从众效应产生的评价结果就是弃真逐伪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弃真逐伪的从众效应在教育评价中并非少见。 七、防卫效应 防卫是人们适应社会现实的一种心理行为。人们总是对社会现实中符合自己意愿的事物加以肯定,而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东西持否定的态度;总是想方设法躲避或排斥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总是尽量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行为是人的防卫本能。防卫本能在人的身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一旦这种防卫本能渗进了教育的自我评价时,便会因为考虑到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低估甚至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为缺点寻找各种借口加以辩护,千方百计使其合理化。教育评价中的这种防卫效应一般发生在自我评价上,它严重干扰了评价者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庐山真面目”,影响了对“自我”的准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