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华东七院校教育理论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文娥 河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华北、华东七院校教育理论研究会于1995年9月13日至16日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了第十三届年会,来自华北、华东5个省市的13所师范院校的33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会围绕着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制订及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和实验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一、制订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的迫切性

      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是教育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1]建国40多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发展到241所,已经为国家培养了教师近280万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事实已证明,重视和加强师范教育,是办好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教师。有了好的蓝图和好的政策,没有好的教师去执行,蓝图就是一纸空文。”[2]必须要有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把学校办好。

      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向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办好师范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教师,更具深远的战略意义。

      与会者认为,办好师范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办好师范教育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师范性”不仅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更要体现在整个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应当把教育课程(包括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和各科教材教法等)、教育实习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扎扎实实地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突出师范院校的“师”字,办出师范特色的重要标志。与会者分析了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教学的情况,各校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收获,但从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和不相适应之处。尤其是全国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缺乏统一的基本要求(或称教学大纲),现有的教育学教材版本太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种。各校又大多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用教材或取舍教学内容,全国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强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评估上也存在着主观随意性。而全国目前有260多万人要学习和进修公共教育学课程。这是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门课程所担负的任务无法比拟的。如果只是把教育学的科学体系中的内容,全部搬到共课教育学仅有的54个课时中来教学,学生不仅消化不了,也无法承受,结果将会形同虚设。因此,与会者一致殷切希望国家职能部门尽快地制订出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各校在公共教育学课教学中明确教什么,要求师范生掌握哪些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哪些教育能力等。同时还应制订相近的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材教法等的性质和任务,界定好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与会者认为,解决好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的高效性。与会者普遍认为,根据国家制订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专家学者协作编出适合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需要的系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除公共教育学课本之外,还应编一套供学生阅读的参考书,如“古今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教育、教学个案及其分析”,以及系列精选的音像教材等。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教师的需要组织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的精华,体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与教师个性的培养等多方面有机融合。同时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①师范生应具备哪些教育理论素养?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在教育理论的培训上有哪些区别?②公共教育学课在培养未来教师方面应承担哪些任务?③公共教育学课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是什么?④公共教育课程在各类师范教育中的课程模式有哪些?⑤公共教育学内容的构建问题。

      二、公共教育学的学科任务

      对于公共教育学课的性质,与会者普遍认为,教育学是一门教育基础理论课,它所研究的是教育现象和教育中的问题,探索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是对教育实践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此,它对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它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其它的教育学科课程打下了基础。因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所反映的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作指导,才能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它教育学科课程的理论。

      有的同志指出,教育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理论学科。强调实践性,不仅因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发展的源泉,而且因为教育理论只有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更因为在培养合格教师过程中必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否则教育理论只是一些枯燥的条条。

      与会者还认为,确定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任务,除依据学科的性质之外,还必须牢牢把握师范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目标,了解师范生的特点。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德、才、学、识方面的要求外,还必须懂得教育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具备一个教师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而师范生是从学生到学生,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教育的实践经验,要实现从学生到一个准教师的角色转换,让他们从师→学师→爱师→会当教师,这就需要师范教育整个教育过程通力合作,精心培养。促进这一转化,公共教育学课是责无旁贷的。如果松懈或放弃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那末,师范的“师”将名存实亡了。

      与会者普遍认为,公共教育学课为未来教师的培养担负着下列任务:使师范生懂得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帮助他们认识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及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能力观,增强教师角色意识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训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了解、热爱和学习将来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有的同志认为,公共教育学课的任务不能定得过高,应实事求是,切实可行,还要考虑与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的分工和协作。如果定得过高、过多,会变得空洞或虚幻,反而不利于未来教师的培养和训练。

      三、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改革

      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改革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尊师重教风尚的形成和国家教委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既给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上,一些学校的同志介绍了本校公共教育学课教改及实验的经验,尤其是首都师范大学公共教育学课教改实验的方案和实施经验,给与会者颇多的启发。首都师大把公共教育学课的改革立足于整体改革的基础上,从师范生的特点出发进行研究,并对照在职教师的要求,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实验,任课教师自愿参加,组成实验班子。他们经几轮实验,已初见成效,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而且从观念上能力上都大有长进。其它学校的教改也各具特色,如曲阜师大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已进入总结经验全面推广阶段。曲阜师大、河北师大、内蒙师大、天津师大等在教材建设、题库的筹建、电化教学系列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河北大学教育系在公共教育学课中开设选修或讲座课,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拓宽教育理论知识,并设想加强师范生的教育法律的修养的实验。河北师大多年来坚持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多层次教育见习、深入中小学搞教育调查及训练写教案、举行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以培养师范生的从师意识和能力。曲阜师大、内蒙师大介绍了严格考试纪律,加强公共教育学课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