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3)07-0003-06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革时期,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均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求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加快推进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以人的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转型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提高,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可是,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科学教育往往被视为“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工匠末技”,长期以来被忽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科学教育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少;2.课程目标仅强调知识点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同时未形成全面的、有层次的、具体明晰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3.小学与中学的科学教育缺乏衔接,不同学段的内容出现交叉重复;4.过于强调经典的知识内容及学科体系的完整,以及单一的教科书课程资源的使用,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脱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5.教学方法单一,强调知识点的考核与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结果,导致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不仅科学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对有关科学概念的理解差,缺乏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同样缺乏应有的了解,学生的观察和实践动手探究能力较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意识到:加强中小学生的现代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加强科学教育的研究,在实践上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和案例,为我国中小学科技课程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创建新的模式,这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一重要指导性文件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也为我们指明了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 《纲要》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构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思路和框架,也从根本上规范了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所依据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 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为少年儿童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重新界定“科学”“科学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层面把握科学素质观的根本转换,这就是:从近代科学发展要求培养数、理、化、生活领域的少数专门人才,到现代科学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科学从单一的学术意境变为科学为大众(Science for All);在科学涵盖的学科门类归属上,从“知识类”转变为“发展性学科”;从急功近利、忽视科学社会功能的价值取向到倡导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社会化。 (2)重新界定现代科学观、科学教育观的内涵,确立以下观念。 一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科学观。即要清楚地看到现代工业文明导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认识到人是大自然家族中的一员,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给每一个物种以生存的权利。 二是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教育观。即强调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不仅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具备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并以此改善日常生活,改善工作环境。 三是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科学教育课程观。一方面,要挖掘自然科学本身蕴涵的人文因素,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解并参与社会实践,强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强调学科的综合化改革。 (3)重新思考科学教育的课程定位。 科学教育课程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的教育活动。 按照《纲要》规定,应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科学课不等同于原有的自然课,也不是自然课加科技活动课,而是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和主体教育思想建构的一门新的课程。应重新确定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教育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力,应满足他们求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