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教育的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滕大春 河北大学教育系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的改革兼顾机会平等和提高质量两方面。机会平均在英文为equality,提高质量在英文为quality。这两字很相似,有人便创了一个既要机会平等又要改善质量的新字"Equality"。就机会平等而言,美国中小学教育比较发达,战前正步步走向普及;但还有不少空白点和弱点,战后乃在教育进一步大众化方面作了三件事。一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努力改进过去被人视为国耻的黑人教育和印第安人教育;二是发展残障青少年教育,把众多盲、聋、哑及智力低下者的教育设法推广;三是用贷金和奖学金等制度,使广大贫穷的青少年受到能尽其才的最高层次的教育。不过比较说来,美国战后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更为急切,投入的力量更大更多。原因是在当前知识爆炸时代,美国教育非由重量转而大力重质不可。众多未来学者呼吁如今正逢的三次浪潮,第二次浪潮时期的教育已成为古董,已成为必须淘汰的东西,如果不赶快改革必然走上绝境,那不啻是文化教育上的自杀;而文教科技上的自杀就等于国家自杀。所以美国在战后数十年来所狠抓的是教育质量的飞腾。

      如所周知,美国教育的传统是重量而重质不足。这是历史条件所形成而非偶然的现象。美国学校和欧洲国家的学校渊源不同,欧洲国家的中学和大学,最初都是贵族学校。大学不必细说;中等学校同样是为升大学作准备的贵族学校,学生要读拉丁语、希腊语、古典学科,以后还要读数理学科,以便升入大学深造。中等学校不面向群众而面向少数贵族富家的子弟。中等学校是升进大学的梯阶,不是自成段落的教育。当时的人们说:“上中学而不升大学,就是打好地基而不盖楼厦,乃是愚昧和浪费”。中学选择学生严格,淘汰率高,课程高深,要求学生达到较优水平。法国从拿破仑开始创设国立中学,国立中学就注重天才教育和学术质量,不要求大众化和民主化,国立中学毕业生就被授予学士学位。德国的文科中学毕业生才得升大学,因此文科中学毕业证书无异是进入大学的通行证。英国的公学大致相同。撒切尔夫人的内阁被称为“剑桥内阁”,因为阁员大都由剑桥大学毕业,而公学就是给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输送生源的。这些国家都曾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遂走向天才教育和学术气味的道路。美国的历史不同于欧洲诸国,教育遂异。

      当欧洲各国移民跨入美洲新大陆时,当英国移民于十七世纪着足于新大陆时,那里是一片荒原,土著的印第安人尚处于原始社会,和欧洲的文化发达社会相去很远。到十八世纪美国建国之后,美国也只是东部十三州刚开发,阿帕拉契山以西仍未垦植,那时百事待举,而美国十三州仅有约二百万人,年青一代不能埋首读书,只能面向实际建设。1829—1837年任总统的杰克逊说:“我们如果象欧洲国家那样培养学者,而不培养干才,美国就会犯年代学的错误了”。从此,美国教育就与欧洲的传统背离,重实用而轻学术,重能人而轻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植根于新传统而从理论上发扬光大的。欧洲学者看不惯美国的学校,说它们不伦不类,很有些鄙薄的言论。可是客观存在使美国教育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造就人才而造福社会,重术轻学遂成学风。在美国来讲,这并非人人满意的;但主观意志战不过客观存在,这显然是不容逆反的规律。

      第二次大战才真正使美国教育产生巨大的变革。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不可轻视和不易扭转的。战后几十年之久美国始终是争论不已的;不过,变革是势不可挡的。在这里有略加追叙其经过和剖析其内容的必要。

      一、教育巨变的经过

      首先,在二战期间美国教育的弱点暴露出来了。罗斯福总统发现众多士兵无能力使用新武器作战,空军瞄准计算错误,打不准敌人,原因是服役士兵文化水平过低,没条件使用高科技制造的新兵器。再则,1945年美军使用原子弹战胜敌国,表面上值得骄傲;实际上那是逃居美国的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的功绩,并非美科学处于领先地位。罗斯福为使美国在国际上继续充当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霸主,是曾垂问他的智囊人物如何办理。那时国防委员会的负责人布什提出五点建议:(1)不重视科学是美国极大的短见,今后一定要扭转方向,把科学从两翼地位上升居中心地位;(2)美国只注重实用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后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要和欧洲国家看齐;(3)搞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靠政府办不到,靠企业办不到,靠地方也办不到,必须由国家统筹在大学建立基地;(4)要奖励学术工作,中学生要打好深造的根底;(5)允许学者自由研究,承认搞高深学术要冒风险,要适当看待学术的错误。布什的建议很有远见,罗斯福恰是极有卓识的政治家,因而采纳了。中小学教育受到了重视,不仅要大众化,更要提高教学质量。当时引人注意的事实是维斯康辛大学的工科学生,没有高深数学知识者占五分之三,没法进行物理学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同样发现中学生数学水平过低,非提高不可。诸多事实证明欧洲教育比美国教育高明。美国于1979年成立教育部,但实权不大;大学乃直接插手中学教改,并着手编写中学教科书。在教育界,愈来愈多的人成为要素教育论者,狠抓高深知识的传授。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美国朝野震惊,教育巨变便向前跨越一大步。次年,国会制定了《国防教育法》,宣称:“国家的安全需要最充分地开发全国男女青年的脑力资源和技术技能。目前的紧急情况要求提供更多的且更适当的教育机会”。“美国的国防有赖于掌握由复杂的科学原理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也有赖于发现和发展新原理、新技术和新知识”。为此,由国库直接拨巨款,帮助学校“加强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和其它重要科目的教学”。艾森豪威尔总统又于1959年指派教育人员赴苏联考察,返国后提出报告,承认美国教育失败,应向苏联学习。从六十年代起,美国中小学以苏联中小学为范例,苏联学校各年级设置什么科目和传授哪些知识,一一引为参照。无奈由于师资水平不足,又由于由上而下地领导教育改革不洽于美国传统,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中学讲授麻省理工学院所编的教本,内容虽属新颖,却只有20—25%的学生考试及格,因而,引起社会的不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