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美的艺术”的批判 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早已在学界流通,并成为不言自明的基本概念。但是,在有识之士不断倡导重读古典的呼声中,我们也看见了对“艺术”这一来自西欧哲学思想术语译词的质疑:“‘艺术’(sch
ne Kunst)这个概念在翻译时始终摇摆不定,有时觉得应该译为‘艺术’,实际上却被译为‘美的艺术’。‘美的’这一译词,在德语里有‘
sthetisch’和‘sch
n’两个对应词。而没有‘sch
n’这一形容词的‘Kunst’有时可以译为‘艺术’,有时可以译为‘技术’。读这种可‘艺术’又可‘技术’的译词,你该当如何?事实上,我们也是不得不这样读着。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康德是不是时不时把概念的意义加以改变的呢?至少只依靠翻译来理解康德的,是要这么想的。但是实际上康德使用概念相当严密。那么,我们自然应该相信,康德在使用‘艺术’一词时,是会和‘技术’区别开来的。实际上,在我读书的范围内,康德的‘Kunst’是‘技术’,‘sch
ne Kunst’是‘艺术’。‘美的艺术’是最不恰当的译词。”①“美的艺术”是迄今为止日本哲学界广为流通的译词,中国学界也不例外。如岩城见一所示,德语“Kunst”或英语“art”都是以“技术”之义开始流通的,和“craft”的词义有所重叠。而英语的“fine arts”,对应于德语的“sch
ne Kunst”和法语的“beaux-arts”,本意是指“美的(漂亮的,或者出色的)技术”的意思,“美术”是与其对应的汉字词汇。“在日本,‘美术’是其译词。明治时期,这个译词用得相当混乱。然而,‘美术’一词,首先是指‘造形艺术’,渐渐才包含了其他艺术。显然,特意给‘技术’加上形容词‘美的(漂亮的)’,是因为有必要把这一技术和其他技术区别开来。正是因为如此,‘美术’才需要特殊待遇。文艺复兴以来,曾经仅只为‘匠人的机械性技术’的‘造形艺术’,逐渐被人们尊称为‘知的技术’之时,才开始前缀形容词‘美的’。接下来,‘艺术’就变成了文艺、音乐、戏剧等无所不包的概念。所以,‘美的(出色的)技术’就是今天的‘艺术’。不久,‘艺术’更被广泛接受,不再使用形容词‘美的’;‘Kunst’、‘art’等,已经不是‘技术’,它们作为‘艺术’流通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说起‘art’和‘Kunst’等就会想起‘艺术’来。”② 这段文字,是对“技术”与“美术”、“艺术”概念演变史很好的素描。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才有意识地把“art”作为表现个性与美的概念来使用。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艺术”,是其后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和中国,在接受这一概念时的迷蒙和彷徨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概念的历史就是学科的发展史。所以,本文试图对“艺术”和“美术”这一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明确“艺术”的来龙去脉。 二、“技术”与“艺术”的混乱 明治时期,西方哲学思想涌入日本,日本翻译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架桥”作用。王国维早在1905年就对此有极高的评价:“夫普通之文字中,固无事于新奇之语也,至于讲一学,治一艺,则非增新语不可。而日本之学者既先我而定之矣,则沿而用之何可不可之有,故非甚不妥者,吾人固无以创造也……且日人之定名,亦非苟焉而已,经专门数十家之考究,数十年之改正,以有今日者也。”③王氏所言极当。作为一门新兴起的学问,没有“新语”是不可想象的。而引进西学,日本学界比我国多了几十年的积累,其中对于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的对译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经专门数十家之考究,数十年之改正!我们从“艺术”一词亦可见一斑。 明治时期各种辞书对“art”一词的翻译相当混乱。在《英和对译袖珍辞书》(1862)中,“art”被译作“技術、欺謀、計策”,“master of arts”则被译作“七藝ノ師匠”。可见此时的“art”,一是指“技术”,其中含有“欺诈”“计策”等令普通人“难以置信”的成分,二是泛指“学问”。《浅解英和辞林》(1871)则为“術”“技”。《英和字汇》(1873)则有“術、手藝、技、計策、詐僞、職業、機工”;“artisan”则为“工匠、良工、手工人”;“artist”则为“画工、彫工、良工”等。《英和对译新辞林》(1884)与《英和对译袖珍辞书》(1862)相同。《哲学字汇》(1884)则有“術技、藝、伎俩”等译词,没有“美术”一项;1912年增订版则为“技術、藝術、伎俩”,“fine arts”则为“美術”。《和译英辞林》(1885)则有“技術、詐謀、計策”,“master of arts”则被译作“七藝ノ匠師”。《英和对译新辞林》(1887)则为“技術、詐謀、計策”,“master of arts”则被译作“七藝ノ師匠”。可见,直到1912年《哲学字汇》为止,作为汉字词汇的“艺术”和“美术”才定型,其间经历了四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