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7)02—0114—04 文学理论课程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文学理论教材的编纂工作进行得非常红火,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但这些教材大都是讲一些四平八稳的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建国以来影响较大的几本文学理论教科书进行理性反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几本书进行评析,以期对文学理论教科书编写方法的重构提供一些启发。 一、旧文学理论教科书的理论弊端 我们所说的旧文学理论教科书指的是用马克思哲学原理生般硬套不做任何转化所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我们以建国以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两本统编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例进行分析: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带有鲜明社会主义政治特征的文学理论著作。它在考察文艺基本问题的时候始终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在1983年修订版的绪论里,作者认为: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是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它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文学的来源问题,即文学的本原问题。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写真实就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第二部分是关于文学本身的特殊规律问题,如文学创作过程的规律以及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第三部分则是读者和评论家如何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问题。这本教科书突出强调了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认为它“是关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1](53)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出发点对历史上各种文学观点进行归类,将其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文学观,确立以马列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唯物的文学观才是正确的文学观。 蔡仪的《文学概论》共分九章,其内容分别涉及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作品论、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或文学接受论。在这个体系结构中,文学本质论部分处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第一章是从哲学反映论的角度阐述文学的本质,套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公式,得出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结论。第二章则是从社会历史观角度论证文学的本质,套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公式,得出文学是上层建筑的结论。很明显,编写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区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文学本质论的两条逻辑思路:一是哲学认识论的思路,侧重于解决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问题,相应地确定了以“反映论”为核心的文学本质观——“所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这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在文学问题上的运用”[2](4);二是唯物史观的思路,侧重于解决文学的地位和功能问题,与此相应地确立了文学的“阶级性”原则。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而它们的共同基础是唯物论和反映论。以后各章都是这种文学本质论的具体贯彻。 这两本教科书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两本教材在新的文艺实践面前越来越暴露出它们的空洞和无力,无法适应文学理论的教学。它们无论是在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方法论缺陷。旧文学理论教科书所采用的都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哲学到文学理论的直推的先行逻辑方法,而不是从具体的文艺现象和文艺过程出发进行的综合归纳,它只能建立起哲学文学理论的抽象体系。这种从哲学原理演绎来的文学理论体系用一般意识形态的规律来代替文学自身的规律,没有对具体的文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犯了艺术教条主义的错误,不能够真正地解决文学问题;二、本体论缺陷。旧文学理论体系对文艺本位的论述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方面是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提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认为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文艺写真实就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从文艺是上层建筑这一命题出发,推演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这一社会的文艺的基本性质,经济是文艺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旧文学理论所确立的文艺本体论主要是从机械唯物论的反映的角度来解释文艺的,从而忽视了文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即文艺的审美特征;三、认识论缺陷。上面提到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是摹写。将反映等同与认识,这样的文艺认识论就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孤立地考察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把文艺活动理解为孤立的刺激—反映生活,这就使得人们对文艺本质的认识离开了实践的基础,从而退回到旧唯物主义的轨道。 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贡献与不足 随着八十年代中期关于文学“主体性”争论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旧教科书忽视文学特殊性的弊端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围绕文学的审美特性来编写文学理论教科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上个世纪末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有上百种之多,这其中又以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影响最为广泛,被认为是“一本换代教材”。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彻底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文艺理论看成是一种系统的生产体系,引进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包容中外的理论气势,是近年来学生使用的最好的文艺理论教材之一,其主要贡献如下: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艺活动论”为中心,建立了崭新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学理论教程》虽然具有“反映论”的色彩,但由于它是以“活动论”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因而对传统的“反映论”更多的是解构色彩。全书以“活动论”为主线贯穿全文,在这部教材的导论中,主编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的”[3](5)。这种“活动论”的文艺理论思想是这部教材的核心,它认为无论是文学的发生、发展,文学的创造,还是文学的消费与接受,或是文学的批评都是文学活动,是人类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以“活动论”为中心,就可以把旧教科书中处于分裂状态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