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的成就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更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正在迅速走出私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被卷入广阔的公共生活领域,与无数陌生人朝夕相处。高度的社会化及相依性,使得我们每一个生活细节几乎都广泛地影响着他人,同时也广泛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我们在私人领域中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1]在公共生活领域却分享着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因而需要达成更多的共识与契约。然而,依靠千百年来沿袭的那套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私人生活价值与规范体系,不足以调节和指导现时代的公民生活;默守我们驾轻就熟、珍惜备至的那套教育传统,不足以培养与现代公民生活相适应的公共美德。谓予不信,且看如下事例。 一、教例:“非典”故事 2003年春,北京爆发“非典”,在京务工的徐州市郊农民小张踏上了返乡的归途。客车行至离家尚有40余里时,小张开始咳嗽、发烧。他怀疑自己得了“非典”,又担心感染别人,遂主动下车,徒步回家。他走到村头,把行李扔进一口废弃的枯井,然后高声呼唤妻子。他让妻子送来一杯水,放在村头一块石头上,又让妻子叫来父母和孩子。小张远远地朝老人磕头说:我可能得了“非典”,不能回家,请多保重!说完头也不回就去了医院,要求隔离检查。经医院专家会诊,小张并没有感染“非典”,但依然感动了徐州市委书记。书记特意撰文,大力褒扬小张关爱家人、关爱乡亲、关爱社会的义举,号召市民向小张学习,做有情有义的徐州人,用爱心和勇气筑起抵御“非典”的铜墙铁壁。[2]小张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他也被徐州市民评为“徐州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后来,小张的事迹还被写入数套新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成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榜样。 小张主动上医院隔离检查,体现了珍爱生命、对自身健康负责的自利美德。他主动处理行李并且坚持不进村子,属明智之举,反映出关爱家人和乡亲的利他美德。令无数国人感动的正是小张对家人和乡亲有情有义。可是他的情义只付诸其家人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亲。赞扬小张所作所为是“关爱社会的义举”,言过其实。一系列行为表明他相当了解“非典”的传播方式及危害,他却擅离疫区返乡。他在归途中主动下车步行,多少显示出对陌生人的关怀,可他没有当场将自己的病情告知同车的乘客,只顾自己去了医院。小张果真感染“非典”的话,一路之上不知要连累多少人,不知会给当地防疫工作增添多大的难度,不知会浪费多少公共资源。正是预计到这些潜在的公害,小张的事迹一经报道,就有人冷静地批评说:“这一份情义着实让人受之其累,爱恨同酬,哭笑不得。” 实事求是地讲,小张的所作所为在我国委属难得。事到临头,我们中的多数人还未必如他。因此不能对他求全责备。我们甚至不能苛求表彰小张的市委书记和报道此事的记者。情紧之下,难以找到抗击“非典”的完美典范。出于宣传和动员的考虑,表彰小张说了过头话,情有可原。问题在于:时隔许久,《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者们依然没有意识小张事迹中社会公德的缺失,在处理这份材料时,完全把小张的事迹当作正面教材,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思考这个事迹呢?让学生既体会到小张之举中感人的亲情和乡情,又觉察到其中的公德缺失,不是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吗?连《思想品德》教材编写者都缺乏公德意识,又怎能指望普通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时有强烈的公德意识呢?为什么缺乏公德意识在我国依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国人那么容易就被小张的事迹感动,一边倒地把他关心自己及关爱家人和乡亲视为“关爱社会的义举”?这些问题,可以从我国伦理教化的古老传统中找到部分答案。 二、古代私德教育的传统 我们的祖先曾经囿于狭小的私人生活圈内,彼此相熟,知根知底。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影响着熟人,也受到熟人的监督。熟人圈里的生活容易使人体会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长期看法和做法,因此不想为自己行为负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熟人的眼皮底下,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小心谨慎。由此形成的习俗规范有效地调节着私人生活。 儒家对这些习俗规范进行提练,形成了一套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伦理。儒家推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强调“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大学之道实际上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儒家胸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集·张子语录》)的使命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教育上一方面指向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内养圣贤,成就束身寡过、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另一方面指向世俗生活的人伦关系,以家庭伦理为本,外推王道,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怀德济世之君子。 内圣外王之道,根本在于修养心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纵观儒家经典,莫不首重个人修养。如《大学》要求知止慎独,戒欺求慊;《中庸》主张好学力行知耻,戒慎恐惧,致曲;《论语》提倡温良恭俭让,克己复礼,忠信笃敬,寡尤寡悔,刚毅木讷,知命知言;《孟子》强调存心养性,反身强恕。凡是种种,虽表述各异,但都将重点放在个人道德的完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