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2)04-0033-06 在理性主义,尤其是认知理性盛行的现时代,“应当反省一下,为什么感觉的确定性原则被抛弃,而相反,抽象化的表象却被提出作为真理的标准。”[1](P39)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理性,我们只是要调和理性与感性的对峙,还感性以应有的地位。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着浪漫情怀,才能“诗意的栖居”。席勒认为不能用原则摧毁感觉而成为蛮人,因而,“培育感觉功能是时代更为紧迫的需要。”[2](P42)这必须走审美教育的道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感觉能力。席勒所指出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下去。 一、审美教育理论基础的感性规定性 美学无疑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理论基础。“美学”(Aesthetics)一词在鲍姆嘉通那里是指“感性之学”,他是在悍卫人类的感性生活的价值,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感性认识的美和事物的美,本身都是生命的审判,而且是无所不包的完善”[3](P6)。也就是说,美学绝不仅仅是同理性认识相对应的另一种认识行为,它首先应该是一种自在自为的自然的生命行为。在此基调上,一般认为美学研究的问题都同每一个个体的感性生活有关,与人的感性相关联的经验和创造的喜悦,既是美学的起点也是美学的归宿。美学告诉人们美是多样的,是具体的,是感性的,目的是要人们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要使人相信自己的感觉,并通过自己去造就自己灵敏的感官,否则审美情趣、审美鉴赏都无从谈起。 现在所用的“美学”一词比“感性学”更为大众化,但它恰好消解掉了鲍姆嘉通用Aesthetics来命名这一学科的积极意义——强调对象本质。因此,有学者提出重建“感性学”来考察美学的新的可能性。“我所构想的感性学……涉及以各种事实与现象——感觉、感性、与感觉相关的事实与现象、感性的事实与现象……一切的一切。”[4](P170)这正符合了Aesthetics的原初之意,既关注生命体自身的品质,又探究被感受体的性质,同时亦重视精神性因素对行为的渗透。 我们从Aesthetics所构成的对象本质出发,认为“美是被感知的存在在被感知时直接被感受的完满……首先是感性的完满……其次是,美是某种完全蕴含在感性之中的意义”[5](P24)。这里所涉及的两种美可以称之为“浅易的美”与“艰奥的美”。“浅易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是一种感觉的美,它是以一种完善的形式呈现,使人没有修改的念头。但它绝不是视、听、触觉感受的简单的要素,它同时直接感受到由形式所表现的意蕴。我们必须“体验”,必须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直接介入才能感受到一种“韵律”——是外在形式对主体内在生命韵律的共振。这种表现是一种整体的完满,是一种以“好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表现的是一种协调。“艰奥的美”是一种“冲突的美”,一种“发现的美”,一种解释的美,它所呈现的感性形式首先就给人一种不愉快。我们必须在理性引导下对其呈现的意蕴进行介入式的理解,领悟其韵味——外在形式对主体内在信念与理想的显现。但不管何种美,都是感性的呈现,审美教育首先激起的是感性。如优美,它在形式上具有稳定、协调、柔和、细腻、光滑等特征,给人一种和谐感,使人陶醉;而壮美也有着体积、数量、规模等感性显现,但重要的是它表现的是一种冲突、对抗,这让我们恐惧与惊赞。 “美”现在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接受人们的仰视与膜拜,审美渐渐被用来意指高雅、杰出与独特。对于美和美感而言,我们认为,美感似乎比美更重要。“由于美具有感性之物质,审美始于感知。”[6](P248)席勒“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我们应让美感在美之前先行。感受性是美感活动的最基本特征。由于美学研究与我们所接触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性体验,与感触密切相关,与人类的生存方式及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我们由美感让美回到人间,回到我们的生活。只有美感才是对美的真正凸显。这与我们为什么把审美教育的内涵之一定为美感教育有内在的联系。审美教育一定要引导人自己去感受,去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审美教育目的的感性规定性 教育首先要培养人,要使人首先获得生命。审美教育也应培养人。如果说智育培养的是“聪明人”,德育培养的是“德性人”,体育培养的是“健康人”,那么审美教育培养的则是“审美人”。审美人是审美感受活动的主体,是能对现象进行介入式观照的主体,是体验的主体。审美人的感性发展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性开掘,即发掘人的内在感官,通过自身的感官,通过审美知觉的形成,而不是凭借“延伸的肢体”去确认生命的存在;二是拯救人的感性沉沦,即避免陷入一种本能主义的泥潭,从媚俗中升华。 审美并非与功利无涉,审美行为属于超越行为,它是超功利行为,是去功利行为。康德在此意义上使用“审美无功利”。功利行为培养出的是“经济人”,超越行为培养的是“审美人”(含自律的“德性人”),只有审美人才是完整的人。审美教育要使人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从而能自己进行审美观照。由于审美教育的对象和审美的对象之间有一种差距,我们必须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审美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依托与参照。 我们站在事物面前总是显得过分矜持与理智,不信任自己的感官或偏离了自己的直接知觉,撇开知觉而妄求理解,在还没有真切感受事物之前就过快的用思考取代了感受。我们总是先去寻求隐藏在形象之中的“深刻的思想”或“时代内涵”,过快地考虑了事物与外界的联系,对外界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感觉已经自动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官是不信任的,总是在以别人的经验为经验,感觉被忽视了。应该记住:“唯有感觉使我们像向一个独特的存在物开放那样向审美对象开放,唯有感觉使我们在思考引起的那些破坏或至少推迟传递经验的所有问题之外,同这一对象建立接触。”[7](P510) 审美教育就是要倡导一种感觉的“陌生化”,从而维持人类感性世界和感官经验的活力。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养成“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并通过对各种感官能力的开掘,以获得一种“共通感”。总之,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能“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要使“人的感官成为人性的,并且能创造出能适应人类存在和自然界存在的全部财富的人性的感官”[8](P126)。彻底的人化是审美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