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发展滞后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难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视角切入的。虽然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城乡结构”的断裂,但这并非是唯一原因。农村教育自身存在的“内卷化”问题,也许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更为复杂的难题,它也是造成和强化城乡二元结构愈演愈烈的一个更隐蔽的因素。 一、内卷化理论引介 内卷化英文原意为内缠、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事物以及退化和复旧等。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的,后经美国学者格尔茨在农业研究中的运用而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知晓,之后又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各个领域对“内卷化”概念的具体界定虽然不同,但与其词源学解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用来强调变迁中所存在的过去和现在的密切关系,表达演化过程中复杂的退缩力量,阐释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表现出的特殊面貌。在经济学领域,黄宗智在研究中国华北地区小农经济时,用内卷化概念来描述“边际收益递减”的“有增长无发展”状态;在社会学、历史学领域,杜赞奇、孙远东用内卷化概念来描述和分析“停滞不前”的社会变迁;在文化学领域,戈登威泽、塞维斯等人借助这一视角认为,内卷化指旧的习俗、习惯参与的社会复制与精致定格各种秩序。我国学者范志新将以上三种层面归纳为统一的内卷化机制的三个不同表现层次,并认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将内卷化概念引向教育领域,解析农村教育在发展变革过程中难以突破的困境,缘于内卷化是一个很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它有利于拓展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思路,可以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架构。 二、农村教育功能的内卷化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变革、扩展乃至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为目的的。而回顾我国农村教育的变革历程,综观农村教育已经产生的作用,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工具性”与“功利性”一直蕴含于农村教育,而其本体功能的实现却被忽略了。“在这样的教育下,农民很难主动获得求生存、求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健全人格与创造能力,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农村教育仅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因变量而非自变量。”[1]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它几乎成为中国两千年教育价值观与教育功能观的主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完全是禁锢农民思想、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工具。在近代社会,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衰落、生产力停滞不前,农村教育也随之因袭旧制,在总体上并无多大进展,仍然是以偏重政治功能为主的。建国前夕,基于革命战争的特殊需要,毛泽东同志把农村教育定位于“为革命解放战争服务”。建国初,“尽管其教育观围绕着农民地位的升降而有所变化,但把农村教育作为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乃至文化斗争之手段与工具,基本没有变化。”[2]可见,在教育的实践中,政治目的悄然代替了农村教育的本质目的,农村教育的政治功能则无限膨胀,农村教育在为政治服务的实践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农村教育也随之进行调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标志着我国教育功能的重大转变,即由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转向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但历史惯性在现实中的力量是巨大的,农村教育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其工具性与功利性色彩。一方面,国家层面反复强调“要把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农民依旧把教育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捷径,实然的教育功能着实让人无奈。而且,虽然国家将农村教育定位于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但实际上农村教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远远大于农村自身。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为数不多的人才,外流趋势明显,造成农村教育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严重错位。农村教育不断为城市培养和输送着大批精英,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经济及其教育的持续繁荣,农村建设却未因此而有大的改观。农村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着实是一个难以逃脱的怪圈。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但农村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很好地实现,且其社会功能也全面受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城市成为了农村教育的收割机”。总之,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价值在农村教育中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而其对于个人发展价值的实践则体现得微乎其微。当农村“教育和学校在履行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教育和学校最为基本的职能——促进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却被遗忘了或消失了。”[3]这无疑是中国农村教育的悲哀,更是农村无法摆脱贫困的重要根源。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内卷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历程,这种内卷的痕迹相当清晰。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农村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通知》在农村学校落实“务农”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应然举措,是对以往“离农”教育的纠正。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转发吉林省教委《关于农村普通初中实行分流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又提出,农村“初中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既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又确定“十一五”农村教育发展目标要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这更成为了很多地方农村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