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8)04-0142-07 20世纪以来,一些人文主义者极力批判科学主义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学术界长期存在着科学和人文的分割及其争论,教育研究也同样有不同方法论的论战和分野。实际上,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特性和技术,这使得它们适合于某些研究而不适合于另一些研究。那么如何看待质的研究也就是人文研究与我们过去所倡导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当今时代的教育研究及其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比如,在分析各种抽样调查的结果、寻找教育水平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此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求助于定量分析的方法;而为了理解一个陌生的社会现象以及一个陌生的他者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求助于质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都具有科学研究的合理性,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结合会优于单独的一种。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一、坚持教育研究中的科学性 教育研究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就在于教育活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14。1.客观性。教育活动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因而总有一定的外在规范性,不可能随心所欲和想当然。2.必然性。在教育活动的诸多关系中,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如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德与才之间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等等。此外,相关的教育关系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必然性的联系。3.普遍性。教育活动无论怎么千差万别,总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人性和人的认识与行为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总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则,否则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就不可能有什么继承性,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就不可能有什么对话和借鉴。 我认为,人类的教育是存在着客观规律的。虽然人类有自由的意志,但并不意味着其活动是随机的、完全不可测的。人类的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对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而得到解释,即使这种解释是建立在概率意义上的解释[2]。世界上的所有观察包括教育观察,都要受到观察者价值观、世界观、先验知识的影响甚至扭曲,越复杂的观察就越容易远离其现象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越需要做更多的假设和推断,并且得出的结论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者追求客观性,其目的就是使其他研究者能重复试验并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的过程必须是公开的,必须是不因研究者而异的,必须是可重复的,这种可重复主要是指实验设计的可重复。客观性是科学性的核心。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研究提出的批判已使包括教育研究人员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重新思考研究的科学性问题[3]。许多学者在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能树立其科学权威并将之区别于其他研究的形式的特色。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专门术语和程序的共享性。为了帮助自己从事高质量的调查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些专业概念和程序。这些体现在科学研究术语表中的概念和程序不仅能使研究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也能使他们与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其他人员相沟通。语义模糊的概念得到了澄清,用于描述新概念、新程序的术语不断涌现。社会科学研究界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就是阐释、更新术语,并把这些术语公布于众。谁都可以学习并使用这些术语及其体现的概念与程序。二是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研究人员在发表研究成果时,也必须公布成果以及创造的程序,否则,研究成果就不能发展。研究程序一经公开,其他研究人员就能复制这些过程,考证一下通过利用同样或类似的程序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事实上,一些研究人员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复制,只有两个过程得出同样的结果的情况下才发表研究知识主张的可驳斥性。三是对错误和偏见的控制。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在收集资料时有出现错误和偏见的倾向。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课题时都尽可能把这些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就定性资料而言,个案研究人员会典型化地对他们的资料进行三角测量,即从他们已经收集的其他类型的资料中找出能证实他们的观察所得的确证物。四是致力于思辨、进步的道德责任感。科学研究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科学家在特定美德的实践方面比大多数群体做得好。作为这样的美德之一,致力于思辨、进步的道德责任感是指无论是什么人,也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他都能对某一课题研究或某一研究方法提出批评,只要有道理,批评都会被人所听取、被人所接纳。 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这就使教育研究必须具有科学性,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用事实判断的方法,就不能把握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用实证的方法,如统计与测量,就不能把握教育活动的普遍性;不用实验和试验的方法,就不能把握教育活动的规则和可行性[4]。总之,教育研究如果不具有科学性,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就不可能真正概括出教育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