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及角色转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赛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原文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管理型政府在公共教育中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角色,却没有履行本该履行的职责,导致公共教育体系中的诸多弊端。现阶段,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和公共教育体制重构实践诉求,我国政府应重新定位自己的公共教育角色,转变公共教育职能,为人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教育。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10 期

字号: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政府)几乎掌管了整个公共教育事业,“公共教育是社会公共事务,是政府的事业”是无人质疑的常识。但是,近30余年来,西方各国纷纷掀起的公共教育重构运动,对政府在公共教育中的角色问题进行了反思。公共教育重构运动的核心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它要求重新思考政府的公共教育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在公共教育中的角色:政府是继续以往的“管理者”角色,还是重新调适自己的行为方式,向“治道者”转变。

      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实际表明,政府应反思自己在公共教育领域中的权力界限、功能范围以及行为方式。转变在公共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将应该管理的事务承担起来,不应包办的事务要勇于交给市场和社会,实现由“管理”向“治道”变革。

      一、公共教育体系中官僚科层制的弊端

      产生于19世纪的管理型政府,对公共事务采取的是以集权控制的方式进行专制管理,其作用的范围过宽、作用的半径过长。这在公共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政府专制地控制着公共教育的现实,致使公共教育提供机构即公立学校带有典型的官僚科层制烙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加剧、市场日益分化,这使得高度集权、自上而下的管理型政府在变革和创新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与此相对应的公共教育领域的官僚科层制体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的弊端。

      (一)官僚科层制对公共教育的集权和垄断

      传统上,基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管理型政府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对公共教育采取的是大包大揽的控制方式,集公共教育的举办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于一身,垄断性地提供公共教育。然而,实践证明,所谓万能型的政府是不可能包办公共教育事业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其举办者除了政府之外,还可以是市民志愿组织、私人企业、非盈利机构,甚至公民个人。尽管管理公共教育是政府的一种职责,即政府利用公共税收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依靠政府及其代理人官员来亲自举办、投资和管理公共教育。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指出的,“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摆脱困境的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部门之间的竞争。

      (二)官僚科层制导致公共教育在运营和资源配置方面排斥竞争

      长期以来,置身于公共教育中的管理型政府在教育资源的来源和配置方面过分强调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从而单纯地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排斥市场经济,拒绝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介入,独揽公共教育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权。

      其实,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可以相互补充的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方式,各有其特点与适用范围。尽管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但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市场机制在公共教育领域拥有“合法”的身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公共教育的提供、管理和经营等活动,以实现“市场化公益行为”。尤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并寻求新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国甚至全球性的难题。现在,各国基本上都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政府不应该盲目排斥市场因素,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市场优势,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就配置社会服务而言,竞争性的市场机制远胜于国家经营的科层制。”(Friedman,1955,1962)

      (三)官僚科层制导致公共教育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诉求重视不够

      学校组织机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学校管理机构庞大,学校依附于教育行政机构,这样,学校在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上级的压力,导致面对社会急剧变化时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几乎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他们只是机械地执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命令,缺乏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感。而出于管理上的便利性,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往往会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一来,一致性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必然进一步导致各个学校缺乏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更是难以回应社会和家长的多元化需求及个体的差异性需要。

      事实已经表明,管理型政府在公共教育体系中带来了诸多明显的弊端:集权和垄断、排斥竞争和对家长教育诉求重视不够等。正因如此,教育民主化改革极力呼吁转变管理型政府的“专制管理者”角色,以求解决公共教育中的上述问题,构建让人民满意的民主公共教育体系。

      二、政府在公共教育中角色转变的理论基础

      当前各国对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承担哪些责任的反思,反映了公共教育重构的一些共性和全球化趋势。与公共教育有着天然联系的政府不仅在18、19世纪公共教育诞生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教育活动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角色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及全球的政府管理理论和公共教育重构运动直指政府在公共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这一核心问题,为政府在公共教育体系中角色转变提供了可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