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进行的纵向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中国德育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价值多元化的现实状况,并对多元价值激荡下当代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历程 自先秦至今,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及相应的德育范式在历史上的变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建构(从先秦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代的“独尊儒术”,儒家价值观念逐渐确立了在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价值地位。这种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趋向禁欲主义,在价值重心上突出纲常伦理,在价值基点上主张群体至上。与之相应,儒家德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如下范式:彰显“内圣”为主的人格导向,注重深层的心性血脉基础与道德本性预设,构筑严密的以伦理为本位的课程教材教学体系与组织实施系统,突出自觉的道德修养与巧妙的启发引导,反对知行脱节并力倡辩证的知行关系。这一主流价值观念与德育范式长期盛行于封建社会,但面对明中叶以后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明末清初的“天崩地解”,以李贽、顾炎武、陈确、黄宗羲、王夫之、戴震、颜元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教育家开始有意识地对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展开批判,并对儒家德育范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与变革。这些批判、反思与变革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却为此后中国近代德育的兴起准备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第二,“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自鸦片战争爆发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洋务派震惊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败和西方强国坚船利炮之威力,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价值建构,传统德育思想受到了强烈冲击。二是自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维新派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引进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并与中国儒家思想观念相比,强调西方上述价值观念对中国独立富强的必要性,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民说”。尽管由于清朝专制统治的束缚,多数学校的德育观念仍局限在“中体西用”的范围之内,但这种思想对当时中国学校德育仍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自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维新派之新德育思想的基础上,把对新德育的探索进一步推向深入。在肯定上述维新派德育观的同时,孙中山提出了“行易知难”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蔡元培则提出了“造成完全人格”和“五育”并举的德育思想,完成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 第三,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现代德育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作为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旨在启个人主义之蒙,即由群体至上到个人主义,这正是对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只是由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与国内政治危机的日益加剧,加上传统儒家群体至上观念的根深蒂固,纯粹的个人主义在中国仅仅是昙花一现。“五四”前夕,中国教育界主要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主导,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新宗旨,现代德育从此兴起。其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专制复古教育。不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小学德育比此前进一步地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并达到了相对完备的程度,因而此时的学校德育自有其值得后人借鉴和继承之处。此外,俄国“十月革命”带给了中国价值震撼,马克思主义德育观奠定了新民主主义德育实践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渐形成了“上可通天”“下可入地”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样式。以此为基础,学校德育依托革命根据地的实情,系统建构了包括德育课程、准德育课程、常规课程及隐性课程的“大德育体系”,实现了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交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德育观的基础上,坚持为国家大政方针与建设事业服务的德育导向。但由于建国后不久日渐凸显并不断攀升的“左”的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学校德育正确导向的蓄意破坏,学校德育最终呈现出与高扬的德育理念互斥背离的发展态势。 第四,“改革开放”国策与回归本体的当代德育(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改革开放”国策的提出,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方位社会变革时期。与社会大变革相呼应,中国德育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德育政治化倾向,实现德育观念的本体回归——一种与转型期社会生活相适应、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协调的新德育理念正在逐渐形成。 其一,疏解德育政治化,树立科学化、规范化和生活化的新德育理念。1979年4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根据新时期总任务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这对此后中小学德育步入正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我国陆续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守则、纲要(大纲)、标准等,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生活世界中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成长特点,极大推动了中国德育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生活化的道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