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型教师及其成长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宁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届博士毕业生。(北京 100088)

原文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公民社会的建设、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具备理性的批判精神和能力。具备批判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就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批判型教师”。批判型教师的批判具有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两个维度,批判型教师的成长经历了自发状态、自觉形成以及自由实现三个阶段。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批判是个体彰显自我存在和意义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任何一种批判都具有人类所追求的最为本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寻找意义的目的出发,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批判是一种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相得益彰的呈现。批判精神是批判能力的前提,没有批判精神,批判能力将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批判能力,批判者所彰显的批判精神也只能算做是一种对社会和个人都毫无意义的非理性的情绪宣泄。

      (一)公民社会的期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正在推动社会逐渐摆脱臣民社会的历史惯性,走向以法治、自由、平等、权利和民主为特征的公民社会。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公民的法制、权利与义务意识以及参政、议政、督政的纳税人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譬如,2003年我国公民对政治生活尤其是法律生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地关注,民间、网络、媒体对孙志刚案、刘涌案以及苏秀文撞车案的积极反馈,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我国法制化的进程。民间力量以舆论的形式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中日渐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说明社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公民社会的特征,越来越需要公民批判精神和能力的参与。

      然而公民社会的建设不仅在于少数人公民意识的提高,它还需要全民的公民素质的养成。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常常难以履行公民一些基本权利和义务。在“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一步海阔天空”、“惹不起躲得起”等文化心理的作用下,目前大多数人还是不敢甚至不愿为自己应有的权利而努力、应尽的义务而付出。畏惧权力、财力和势力的依附性人格在我国公民身上还表现得颇为严重。因此,尽管从整体而言,近年来上访事件的增多、民告官案例的频频出现以及网民的仗义执言等都昭示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但就每个个体而言,如何克服已有文化心理的束缚、如何恰当地履行公民的义务、行使公民的权利,不仅是公民关于公民社会的知识储备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养成问题。公民社会需要公民具备一种不畏强权、敢于言说和勇于参与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公民批判精神的彰显又依赖于公民批判能力的培养。如果公民只具有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却没有参与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话,那么其社会参与或批判行为极有可能带来社会的混乱,造成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譬如,目前网络语言的盲目性和非理性所造成的网络世界的混乱与不可信。

      因此,作为社会发展的一分子,每个个体应该秉承什么样的批判精神,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批判能力是急需要讨论和研究的。如果盲目地呼吁一批不具备批判能力的公民无畏地批判社会、参与政治,其结果只能是引起更大的混乱。本文认为,理性的批判,即与己、与人、与社会有意义的批判是每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概而言之,公民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和能力。作为公民社会中的一员,教师应该具有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和能力,同时作为民族振兴的希望,教师更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能力的公民而努力。

      (二)学生批判现状的需要

      目前学生的批判存在两种不成熟的表现形式:要么缺失,要么过激。缺失需要唤醒、需要培养,过激则需要规范、需要引导。但无论是唤醒、培养抑或是规范、引导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作用。

      1.批判精神的缺失。学生批判精神缺失的例证比较多见,因为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处在批判精神不足或者缺失的状态。譬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举手的人次和频率一直以来是教师评价一节好课的依据之一。具体来说,举手的人次反映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在课堂上,学生一般可以通过举手来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通过举手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因此,举手在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效果的同时也是学生问题意识、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体现。长久以来,我国课堂教学中的举手现象都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园里孩子们争先恐后,甚至举双手发表看法和提出疑虑的热闹场面。与此同时,大学课堂里无人理睬教师提问,学生低头不语的冷场现象我们也不陌生。这一反差固然与学生主体成长的年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即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没有了与教师、学生交流想法和观点的热情,同时也丧失了学习过程中时时都应该保持的批判精神与质疑意识。而这种不发问、不质疑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却使学生在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的同时,也逐渐地丧失了自身成长和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批判精神和发问能力。

      2.“80后”一代批判意识的膨胀。“80后”是一个新兴名词,泛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80后”现象让我们的学校教育面临尴尬。因为“在这些成功者中,为数不少的人对学校教育充满迷茫、不满,甚至痛恨。他们是社会生活的成功者,又是当代教育体制下校园生活的失败者。”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对任何不满现象的强烈批判意识,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的批判,出现了所谓的“去校园”现象。主要表现在指责考试制度、教学内容、学校制度甚至最后辍学,譬如韩寒等少年作家,以致于连他们的成功都带着几份嘲弄学校教育的味道。

      正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抑制批判的地方恰恰也就是批判行为张扬的地方。面对这些“80后”的佼佼者,教育工作者或许只能空发感慨,束手无策。但是对于千千万万成长中的80年代生人甚至90年代生人的教育来说,“80后”一代所带给学校教育的震撼却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需要教师具备理性的批判精神和能力。因此,呼唤教师的批判精神和能力,理论上研究教师批判意识、批判能力以及批判行为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姑且将具备批判精神和能力的教师,称为“批判型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