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离协商民主到底有多远?

作 者:
梁莹 

作者简介:
梁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求实

内容提要: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当代民主的转向: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转向“以对话为中心的民主”。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而市民论坛活动则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举措。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开展了“公民论坛”活动,其中南京市的“市民论坛”活动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然而诸如“市民论坛”之类的民主政治改革能否肩负推动中国协商民主的重任?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笔者在南京市进行深入的调研,以了解真实世界中的市民论坛活动开展的现状,剖析影响和制约南京市“市民论坛”活动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期望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公民论坛活动以及协商民主的成长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资借鉴的模式选择。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8)03-0068-05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亚里士多德到汉娜·阿伦特一脉的政治哲学都强调政治是公共言谈和讨论,而不是暴力的征服和斗争,而协商民主理论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当代民主的转向: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转向“以对话为中心的民主”。它在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与“公共理性”中得到了回应,也在共和主义的复兴对公共利益和公民品德的关注中得到了认同。瓦拉德斯认为,多元文化民主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公民的分裂与对立,而“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它尤其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1]协商民主重新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对民意的质的提升,即通过不断地对话和协商,使各方都能了解彼此的立场,扩展彼此的心胸,进而把私利提升为公利,以弥补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缺陷。

      毋庸置疑,协商民主的复兴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西方语境,对于中国而言,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还需谨慎推广,但在现阶段,协商民主对于促使我国政府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以较小的代价与阻力逐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似乎更具特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随着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引介,国内很多学者开始发掘已有的制度资源和实践形式,推进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而市民论坛活动则可以看作协商民主在基层实践的典型案例。李·史普罗尔和赛默·法拉奇认为,闲谈、证论和争议都属于人们聚合的方式,他们指出:“人们寻求聚合是为了找到那些与他们有着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以便与之交谈。当他们找到一种他们喜欢的聚合方式后,他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2]在市民论坛的实践中,人们不仅需要得到信息,还希望能够聚合、沟通并获得观念、情感、思想方面的支持与认同。而沟通、交流与协商对于协商民主的意义十分重要,“协商民主的所有支持者都认为,协商过程的公开性使决策的理由更理性,结果也更公正。讨论中提出并最终被公民接受的理由必须首先满足公开性条件,即其理由必须让所有公民信服。考虑到在协商后发现每个人可能拥有正确意见要比按多数原则计算选票更为困难,大多数协商民主的维护者都依靠辩论和讨论的程序来确保决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些程序包含着理想的条件,从而更可能至少使理由更合理,结果更公正;它们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意见,驳斥他人的根据;它们保证对话是自由、公开的,并且只遵循‘最好观点的力量’。”[3](P142)托马斯在分析美国辛辛那提公民论坛的实践时也发现,公民组织在社区公民论坛活动的参与中,不断地推进着自我的学习。他们不得不学会如何显示自己组织的合法性;学会应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政府沟通;学会如何协调各种资源并有效地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4]由此观之,市民论坛活动为公民就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的讨论与协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由此推动着协商民主的成长。

      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开展了“公民论坛”活动,其中南京市的“市民论坛”活动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南京市“市民论坛”的创意始于2002年初,每月一期,每期一个话题,内容涉及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精神文明、文化教育、衣食住行、就业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许多是市民关心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市民论坛”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实行开放式管理,每月中旬通过媒体发布举办论坛的时间、地点,论坛主题,与会政府领导及专家、学者等信息,然后从数百名报名者中挑选出几十名市民代表现场参与,场外市民可通过打热线电话与市领导交流。论坛完全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市民代表与市领导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共商大事,谈话形式不拘一格。“市民论坛”强化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因而受到南京公众的广泛欢迎。此举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尚属首创,媒体对此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曾专程赴宁现场直播了第15期的“市民论坛”。在市民论坛活动中,市民和市领导者就“南京需要什么样的市民精神”、“个体经济如何火起来”、“支持老城改造,共同建设新南京”等话题,各抒己见。在市民论坛活动中,政府官员希望可以听到普通市民的真话,也就是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声,这种声音对于一个蓬勃进取的城市和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都具有连城之价。可以说在近几年南京市民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市民论坛”是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

      乔·萨托利指出:“恰当地理解,参与的含义是亲自参与,是自发自愿的参与。”[5](P120)他认为,公民孤立地独自采取行动,是一种没有辩论式的参与,他的决定没有通过形成深思熟虑的对话,而讨论对于优化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市民论坛”活动的实施,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由以往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性”,传统的“行政权力是单向的、不能协商的”行政观念逐渐消解,命令与强制的行政手段正从各个领域全面退却,交流与沟通成为一种时代潮流,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互相信任、通力合作,实现双方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协商民主的实现。在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的中国,自20世纪以来开始了对民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似乎进展较为缓慢,来自上层的民主政体的移植没有成活;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公民论坛之类的民主改革活动真的能够成为真实的民主图景并对协商民主起到推动作用吗?公民论坛活动真的可以为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贴近群众、倾听民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渠道吗?本文将在南京市进行深入的调研,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市民论坛活动开展的现状,探寻影响和制约南京市市民论坛活动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期望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深入开展公民论坛活动与协商民主的成长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资借鉴的模式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