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金刚,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江苏 扬州 225002;刘文良,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湖南 株洲 412007

原文出处:
北方论丛

内容提要: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研究方法,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建设与尝试的状态,尚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研究盲区和不足,亟需实现新的突破。生态批评的范畴、方法以及生态批评主体素养等理论盲区亟待开垦;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还亟待明辨;生态话语资源的本土发掘及中西融通亟待加强。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07)05-0048-04

      在西方,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9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生态批评的思想内涵、意义、原则、策略等是国外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重心。西方的生态批评传到我国严格说来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中国学者就已经自觉地开始了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夏中义、张皓等人就首倡了“文学生态论”和“绿色系统工程”,这正是中国生态批评研究兴起的“信号弹”。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生态文艺的渐趋繁荣,生态批评在我国也已受到学者们的密切关注。1992年,中国的环境文学研究会与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会几乎在同一时间成立。国内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几次有关生态批评的大型学术会议,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张皓等人的“文艺生态探索丛书”(《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小说因素与文艺生态》)等生态批评研究的学术著作陆续推出,曾繁仁、徐恒醇等则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批有关生态批评的学术论文也相继发表,还有学者以生态批评为选题方向撰写了博士学位论文。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一是对西方生态批评研究的部分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译介和评论;二是考察了生态批评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宏观思考了生态批评的内涵、建构原则和发展走向;三是初步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并逐步将其转化为生态批评的话语资源。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现有的生态批评理论研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建设与尝试的状态,尚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失,亟需实现新的突破。

      一、理论盲区亟待开垦

      生态批评要构建自己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加强生态批评范畴的研究;同时,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批评手段,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更需要探讨其富有特色和体现生命力的批评方法。然而,这两个非常关键的“需要”却正是当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盲区”或“准盲区”。

      范畴,是关于客观事物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是作为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概括反映,是反映认识对象、范围和种类的思维形式。恩格斯指出:人类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 “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1](p.533)。任何成熟的理论体系、任何学科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范畴,“没有自己范畴的学科,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更不能称之为科学。”[2](p104)体系往往由一系列范畴构成,没有范畴就不存在什么体系,一个完备的体系是不能缺乏相对成熟的范畴的。对范畴的探讨,是研究和掌握某一学科的基础,是打开某一学科的大门,探索其全部奥秘的契合点和切入点,范畴的研究对于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正在建构之中的体系,生态批评也应该有它借以认识现实和表述研究成果的、属于自己的范畴。理所当然的,生态批评理论研究中,范畴的研究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生态批评的“范畴”,是反映生态批评的最一般最本质的特征、关系的基本概念,是我们对生态文学以及生态批评认识的理论标志,它应该随着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和生态批评实践的深入不断得到完善、丰富与发展。然而,生态批评自诞生至今,范畴的研究还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明确地从“范畴”的角度来研究生态批评的论述还比较少见。刘蓓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生态批评的话语构建》中涉及到生态批评的范畴,但也只是在论述生态批评的解读策略时,对“场所”这一范畴进行了探讨,分别就“场所”及场所研究的后现代语境、“场所意识”的内涵及其美学意蕴等进行了探索。除此之外,关于生态批评的范畴较为微观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比较缺乏。作为一种勾勒生态批评基本面貌及本质规律的探讨,生态批评范畴的研究显然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我们既可以从主体、客体、主客体相统一等角度对生态批评的范畴进行提炼,也可以从对象、特性、风格等角度就生态批评的范畴进行探讨,还可以分层次探讨生态批评的范畴、一般范畴及其子范畴等。生态批评是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范畴的提炼还在摸索阶段。但是,一些反映生态文艺(文化)和生态批评本质特征的范畴,诸如“和谐”、“自然”、“终极关怀”、“悲慨”、“生态审美话语”等,则是可以基本确定的。

      如果说“范畴”的研究是对生态批评本质规律及基本面貌的勾勒,那么“方法”的探讨则是有效指导生态批评实践的保障。作为一种文艺(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因此,探讨生态批评科学、实用的批评方法也是生态批评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关于生态批评方法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也主要还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原则性探讨,宏观指导下的微观研究相对来说还显得很薄弱,这也直接限制了生态批评“批评功能”的发挥。生态批评一方面要揭示生态文艺(文化)中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及其根源,另一方面,又应该分析这种自然、生态危机等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但当前的生态批评却常常忽视了后者,往往只是通过对作品进行扫描、复述来简单地诠释生态文艺作品的主题,以支撑起几个“生态”观念。批评的视角和方法往往显得比较单一、单调,缺乏活力,得出的结论也就难免千篇一律。

      作为一种学科性跨越非常突出的批评样式,相对于其他文艺批评来说,生态批评具有更大的延广性和张力。研究生态批评的方法,同样应该将其置于多层面多角度来考察,比如说,既可以在“哲学方法”的层面来探讨,也可以在“学科方法”的层面进行探索,还可以从“具体操作”的层面进行探讨。文化学方法、女性批评方法、阐释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等都是常见的文艺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生态批评来说,也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生态批评完全可以从这些文艺学方法中汲取营养,拓展批评的空间,以提高批评的有效性。从“学科方法”的层面来说,文化诗学方法、生态女性批评方法、生态批评的阐释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系统论方法等都是生态批评的重要批评方法;而从文本分析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正面发掘、缺席审问、叙事剖析等也都是生态批评行之有效的批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