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文艺本体论新论

——2.文艺本体论的危机与希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解决当代人类的“本体论危机”已成为一场整个人类的自我思想重审运动。而文艺本体论 (Ontology)研究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出现,绝非偶然。可以说,20世纪后期的人类文艺和美学遭遇到种种困境,使得哲思隐遁,写作成为操作,语言成为游戏,艺术成为宣泄,意义成为虚无,审美成为审丑,艺术与人生超越都成了问题。这些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促使当代文艺学美学体系创新的学者群体进入深层反思。

      一、文艺本体论研究对中国文化复兴有重要意义

      二十年前的1986年被学界称为“本体论年”,因其有独特的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文艺本体论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原因在于,在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之后生发出一种张扬大写的人、人的存在价值、人的意义与尊严的合法性要求,这是在思想封闭之后的必然性反弹。“本体论”热从方法论层面推进到本体论构架,关注存在、价值、对话、心灵交流等一系列哲学、美学、文学问题。一方面理性使一切事实都成为值得怀疑的问题,甚至连理性本身也遭到了怀疑;另一方面,感性存在的意义危机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于是,本体论研究不仅注意到传统宇宙“时空本体”的总体存在性,而且更加关注现代“人的本体”存在语境与状况,以及当代“主体间性”存在的“价值本体”交流等问题,使得学界出现了理论深化和文学作品的深度意义发掘的连锁效应。

      本体论是历史形成的,哲学家依据本质与存在同一的过程中对必然和自由的看法而形成不同的本体论,诸如古希腊“自然实体本体论”、中世纪“神学本体论”、近代“理性本体论”、现代“生命本体论”、后现代“欲望本体论”等。本体论转向的意义在于:由传统实在的自然绝对本体论转向人类生命本体——感性生命本体(即由客观世界转向人的生命世界);由恒定不变的存在(自然、上帝)转向人的感性生成(过程、时间);由无时间的大全转向时空之中的过程;由客体论(必然)转向主体论(自由)。而艺术本体论转型过程大致有:注重摹仿的古典本体论——强调表现的浪漫本体论——坚持形式的语言本体论——张扬文化的批判本体论——认同价值的精神生态本体论。这种本体论的演化表明现代本体论高扬人的生存价值,对古典本体论无视人的境况加以扬弃,把握人的本质与存在、必然与自由的同一的根基,并重新审视全部本体论问题,从而真正确立了将人的存在作为本体论核心的地位。

      反思“本体论年”的学术思想推进现象,有几个层面的问题及其学术推进意义不可忽视。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的启蒙主潮中,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良知、社会的尺度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力。由知识分子的主体人格而推进到对知识分子精神性价值的肯定,即对他们的价值评判和知识专家地位、他们在本世纪中遭遇知识贬损和愈演愈烈的对知识分子人格践踏的颠覆与重新书写。于是,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工作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民主自由的“西化”思潮。可以说,影响中国学界的本体论并不是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那里获取思想资源的,而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美学等思想中获得灵感,并进行了中国式的现代转换。这批思想资源使得知识分子在中国与西方、传统西方与现代西方、决裂与选择的双重痛苦中,重新锻造自己的批判意识、学术品格和彻底的怀疑精神。一些新的思想和美学原则催生出来,对启蒙精神的反思成为人们思想超越性的表征——人们开始思考理性的霸权问题,为了解救这种现代性理性的偏向,知识分子开始注意理性的限度,进而吁求人的个体感性和存在价值,通过感性的解放建立人的新价值体系。

      第二,强调个体存在的本体论有着生命存在意义和中国现代性中主体性建立的要求。作为对本体加以描述的本体论,是对人的活动与人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整体看法,是追问生存真理和人生价值的根基。在现代本体论中,人本身就在他所描述对象的变化之中,因此,召唤和研究本身是对人本质的不断认识和不断阐释。主体与他所研究的对象一样在不断变化和生成。在不断生成过程中,“感性”成为生命的本原而常变常新,富有革命性的概念,“理性”则倾向于静止保守,甚至具有封闭、封建的概念。只有感性血肉之躯才可以使具有审美感的人去创造新世界,并在这创造中创造新人自身。

      第三,本体论不是玄学理论,而是蕴含着时代发展的正当合法性要求。本体论的建立要解决的问题是:厘定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相关联的问题。本体论和认识论并非毫无关系,本体论往往在认识的极限处出现。本体论对人而言,是对世界、人生的总体认识,这使其不仅具有认识的形式,而且有着伦理的内容。如果说在历史上,本体论起过一种为一切知识奠基的作用,那么,从近代开始,随着认识论哲学的成熟,本体论的作用越来越倾向于伦理学方面,主要为人的终极关切的价值思考而存在着。

      第四,艺术本体论成为当代美学重要话语的原因在于:现代艺术以“体验”作为人的诗意生存方式,在现代危机时代中面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当代写作意义问题、现代语言本体论转向问题、后现代文艺本体消解论问题等。而艺术与人一起承担了世界对人的中心地位的打击,艺术在哲学美学的现代危机中走向与人的对话。艺术使超越问题从时空超越转入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看法,它将人的无限追求本身无限化了。艺术作为生命超越的中介本体,其中介原则是生成,艺术的生存即使人朝自己的本质生成。

      二、文艺本体论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审视和厘定

      本体论是对人的活动与人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整体、终极的看法,是追问生存的真理、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基。本体不是已成之物,而是未成之物。在笔者看来,作为活动价值本体的艺术,成为了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或生成“活感性”的自由生命活动。艺术应成为人在其感性生命活动中对世界本真价值的追询,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艺术新形式的追求。美在于生命,美是生命活动的超越性价值,艺术是生命之美的创造。艺术本体是艺术活动本体、作品本体和价值超越本体的统一。

      人类的永恒希望是对自身加以审美直观,超越时空的限制以确立自然生命的意义。然而,人们在为这希望寻找现实的根基和实现的途径时,却受到了逻辑经验主义对本体存在的致命打击和对终极价值的消解,饱尝哲学中人非中心化的恶果,看到了理性主义与人的普遍分裂,经受了神恩坍落的茫茫无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