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7)03-0008-06 古代批评文体极为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文论的民族性特征,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中的地位不可低估,理应引起相当的重视。然而,研究批评家、批评理论、批评内容的著作汗牛充栋,批评文体自身特征的研究却迟迟未成气候,近30年“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文试对近30年我国古代批评文体的研究状况作一个概括性梳理,并提出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众说纷纭的批评文体概念界定 无论是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还是文学发展史,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批评文体,然而,批评文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在学界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蒋原伦、潘凯雄在《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中说:“本论著开宗明义,将批评文体界定为体现在批评文本中的批评家的话语方式。”[1]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认为:“文学批评文体,是指批评文本的体裁样式。”[2]冯光廉《中国新文学发展史》指出:“批评文体是指由批评文章的语言体式、结构模式和论述方式等因素所构成的形式规范,也指因形式规范的不同而形成的文章类型。”[3]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将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比较来谈,说:“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从批评文学的体裁样式说,是文体;从批评话语的表达角度说,是方式。这意味着,一定的批评方式总是通过一定的批评文体来表现的。”[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则说:“一个批评家在其理论批评中所运用的基本概念、角度、层次以及语态、语式、文体等所组成的结构关系也可以称为‘批评话语’。”[5]勇赴、兴华《阐释与提升:文艺批评实践与思考》认为“批评文体作为文学批评形式上的特征,包含着体裁、语言、结构、技巧等表层因素,此外还包括构架、视点、视角这些深层因素。”[6]李建中《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7]一文参照了童庆炳关于文体概念的内涵,同时结合中国文论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术语,将批评文体涵义概括为三个层次:体制(体裁)、体貌(风格)、体势(语体或语势)。 由此可见,批评文体的概念在批评界尚属一个未被清晰界定的范畴。应该说,正是批评文体概念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导致了批评文体研究范围的不确定。在众多说法中,蒋原伦先生的太过笼统,赖力行先生的稍嫌狭窄,勇赴、兴华先生的颇具张力,李建中先生的界定与民族传统话语相契合,因此较为可取。 二、高屋建瓴的批评文体总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的批评文体(即言说方式),实在是纷纭复杂,对其特征进行宏观概括有着相当的难度,一直以来少有人涉猎,故古代批评文体概括性研究成果并不多。 蒋原伦、潘凯雄的《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是唯一一部专门研究批评文体的专著,极富开创意义。该著从对批评文体研究方法的探讨入手,进而逐一描述和解析各种具体的批评文体类型的诸特征,最终以罗兰·巴特的个案分析结束,力图将批评文体研究的点和面兼顾起来。该书将批评文体概括为四类,隐喻型文体、演绎型文体、总龟型文体和对话型文体。书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但在第二章第二节《隐喻型文体的几种常见形态》中,分析了隐喻型文体的三种常见形态:即形象隐喻、结构隐喻和寓言隐喻,在分别阐析概括其特征时都以中国古代文论作品为例,而开章即说明了中国古代批评文体属于隐喻型文体。 其次就是著作中专辟章节对中国古代批评文体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有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8],认为古典文学批评文体专事记载阅读偶感和某种体验,是一些人生碎片的集合,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少有哲学精神的理性色彩。批评的文体语言具有形象化特点,表述方式含蓄而模糊。但也有优点,批评文字犹如游记,艺术化的语言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不像是读一篇枯燥的学术论文,而像是欣赏一篇文字优美、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还有冯光廉《中国新文学发展史》认为中国传统的批评文体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色,从语言体式上看,词汇多为艺术辞藻,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句式结构比较简单。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指出: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传统制约着批评文体样式的体裁规范,但体裁形式又使传统批评的特点得以充分显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体主要有诗话词话、小说戏曲评点、选评笺注、序跋和书信等多种形式。刘明华《丛生的文体——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的繁荣》[9]一书将中国古代批评文体分为随感式、文章式(经学、史学中批评独立的文论)、书信序跋体、诗论体、诗话体、评点式、选编式。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10]一书选择了最具民族特色的六种批评形式(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评点)加以探讨,对每一种形式的渊源和背景进行了阐述。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11]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两个特点:批评文体的诗化和批评话语的诗意化。认为前者表现为运用“诗”进行社会和文化的批评活动和使用寓言言说的方式;后者体现在情绪化的语境、心灵独白的表述风格和漫话式的交流话语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