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何以源于生活,如何高于生活

——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角度的重新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艾秀梅,博士,南京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过的文论观点。艺术何以来源于生活,又是如何高于生活的,其深层意蕴值得探索。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看来,日常生活的边缘性与奠基性是其产生艺术等高级意识形态活动的原因;同时由于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实用主义、平均状态等特性,又要求艺术对生活有所超越。这一文艺命题同时蕴涵着毛泽东关于“生活”概念的特指意义及其改造日常生活的特定方式。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6)06-0142-06

      在中国,关于文艺问题有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甚至妇孺皆知的命题: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重点阐述过。这一观点阐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常常被用来作为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然而,黑格尔说:熟悉的事物却未必是你最了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命题也是这样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知其然,却不深究其所以然。特别是“生活”这个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一直是一个看似不言而喻实则语焉不详的问题。人们常常在不加界定的情况下用它笼统地泛指社会生产生活的一切内容,例如在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等的称谓中,实际上将生活的内涵等同于活动。但在艺术与生活的问题上,“生活”显然不同于“活动”,而是指在艺术之外的另外一种领域。从学理的角度上说,它非常接近于西方学者所说的“日常生活”概念。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曾经出现过一个专门研究生活问题的小高潮,一些重要的理论家如匈牙利的卢卡契、阿格尼丝·赫勒,法国的亨利·列菲伏尔等分别发表重要著作,不但明晰地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做出独特的阐述。这些研究为我们厘清了关于日常生活的理性认识,也提供了深入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一命题的契机。

      何为日常生活?为什么它能够成为艺术的源泉?这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表明,日常生活处于各项专门化活动中间,是一个边缘性、奠基性的领域,它也因此而成为艺术等意识形态活动的发源地。

      社会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专门化的过程。特别是近现代时期,这个过程逐渐加快。用哈贝马斯的话说:“18世纪以降……科学话语,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依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业相对应,其中专家们所关心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种专业化地对待文化传统彰显出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每一个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分别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1]可见,社会分化所形成的各种专门化、体制化的领域:政治、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是构成马克思所谓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不过,还必须看到,人类的各种活动并非都可以归置于各个专门化领域内,在高度专门化的领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驳杂的边缘和中间地带,这就是日常生活世界。

      按照法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家列菲伏尔的说法:“日常生活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而那些出于专业化与技术化考虑的高级活动之间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技术真空’,需要日常生活来填补。”[2]日常生活就像是一种填充物,用来弥补社会分工和领域分化后形成的社会裂缝,因此它处在各类专门化活动的边缘地带。由于这种边缘性,日常生活和各种专门化活动彼此接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又具备了一种纽带的作用,像粘合剂一样把各个彼此独立的专门化领域联结起来,从而使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完整性。在列菲伏尔看来,领域的过度分化与自律是会造成人性分裂的,而被割裂的人性却有望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丰富性和完整性。在发表于1947年的代表作《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列菲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地位做了如下界定:“日常生活与一切活动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并将它们之间的种种区别与冲突一并囊括于其中。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会聚处,是它们的纽带,它们共同的根基。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体现出来。”[2]97

      日常生活处于专门化领域的接壤地带,因此它也是驳杂庞大、缺少秩序的。康德等唯心主义哲学家曾经因为日常生活的驳杂凌乱、难以统觉而将其排斥在哲学研究之外。但这种驳杂又使它具备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奠基性。它就像大型超市一样无所不包,成为一个供应的基地,为各类专门化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列菲伏尔把日常生活比喻为肥沃的腐殖质:“一片没有花儿与森林的土地对过客来说是萧条的,令人沮丧;但花儿和树木并不会使我们忘记下面的土地,它有一个隐秘的生命和丰富的自我。”[3]这块土地将为各类意识形态之花的开放提供能量。卢卡契也曾经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日常生活和各高级意识形态活动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后期重要的美学专著《审美特性》中,卢卡契开篇即点出:“人们的日常态度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这就是说,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4]在卢卡契看来,一切意识形态活动是对客观的日常生活的反映,所不同的只是反映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而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将催生科学、艺术、哲学等活动不断地解决新的问题,获得发展。可以说,日常生活是各类高级意识形态活动的母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