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6)06-0116-04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除了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与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体验与挖掘自身和他人的实践性知识,不断促进教师职业的自主发展。传统的教师教育理念和制度框架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专业化教师培养提出的高要求,教师教育面临着变革与挑战。笔者拟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植入手来探讨教师教育改革,借此为教师教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 培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前教育 目前,在高等教育日趋综合化、国际化的新形势的推动下,教师教育的格局也发生了战略性的调整。国家在鼓励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引导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的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在培养教师实践性知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之间的平衡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以改变师范生学科专业素质相对薄弱的状况。教师发展实践性知识必须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为依托,但也必须看到,教师教育对“师范性”主导要求并没有降低。尽管“大学+师范”和“4+1”、“4+2”等培养模式能部分解决教师教育学术性不足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教师教育的独特性。目前,综合性大学实施教师教育暴露出如下问题:缺乏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所需要的环境和气氛,师范技能技巧削弱,课程结构存在矛盾,学科专业培训和教育专业训练难以相互融合。后者尤其是一个综合症结。[1] 事实上,对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习得需要一个过程,无法通过相对集中的短期培训而一蹴而就。如何在充实教师教育学术底蕴的同时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2 实习环节过于薄弱 在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体验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虽说这个环节在教师教育中得到了制度保障,但目前在操作方面问题很多,实习效果与目标大相径庭,成为制约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1)时间太少。目前,教师职前教育安排的教育见习时间为1周,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就教育见习而言,1周的时间安排显然过少,学生甚至还未进入角色就被迫匆匆退出,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实践无法形成对教学的感性体验,教育实习情况也基本类似。教育实习有三项基本任务:兼任班主任工作;开展教育调查;进行教学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用来体验实践性知识的时间少得可怜,深化更是无从谈起。(2)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大学或者对教育实习采用“放羊式”管理,或者委托实习学校代管。而中小学出于各种考虑,事实上对实习并不欢迎。(3)实习准备不充分。忽视在校生各种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必要的技能技巧。(4)缺乏有效指导。一是体现指导力量不足,二是指导水平欠佳。不少大学的实习指导教师既不从事也不屑从事对中小学教学的研究,因此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无法因势利导,实行有效指导。 (二)在职培训 目前,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已经形成了纵横两个层面和包含五大系统的庞大体系。即纵向的教科研工作指导体系、横向性的教师教育机构的业务培训体系(即教师继续教育系统)。上述系统在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科研水平和实践性知识能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 教师业务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包含两大内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拓宽加深。首先,在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方面重视不够。由于作为教师教育特色的学科教育学之合理合法性地位目前存在争论,既然尚未形成共识,因而它也就得不到重视。相应地,高校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力量也较为薄弱,从学院到教育学院的专家和教授也确实无法产生出色的教师教育专家。[2] 教师教育机构的研究取向侧重于教育基本理论,具体表现为在培训过程中过份注重教育理论讲授和更多的理论灌输,缺乏教师自己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忽视教师的知识背景及其个性化需求。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单向传递显性知识的情况没有太大改变。其次,在学科专业的拓宽深化方面存在梗阻。培训的选题往往从师训机构现有的教育资源出发,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需求,难以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情况表明教师教育机构的施教者对中小学现实情况的忽略,造成他们与中小学之间的隔阂,对中小学教师源于教学实际的困惑无法予以解答,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在教师专业方面理应发挥的引领作用,无法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与深化。 2 教师教科研工作中价值取向的偏离 对此,可以在目前卷帙浩繁的教育文献中略见端倪,充斥其中的大量文章是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很少是对实践性知识的总结与反思。即便是面向中小学的各科教学期刊所刊登的文章也多是教材分析类的,理论文章缺乏与教学实践的紧密联系。这表明,教育科研领域对中小学教师教研的价值取向引导发生了偏差,过于尊崇理论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科学研究便侧重于教育理论方面,忽视及缺少与实际教学的联系。教师被所谓的理论话语体系所束缚,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实际上,来自教学实际的经验总结与反思升华,同样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这种重理论、不务实的学风若不改变,将继续严重阻碍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交流传播与内化提高。 二 培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策略 (一)优化教师专业课程体系 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阶段,教师教育都面临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的问题。由于实践性知识主要源自于教师的在职实践,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相对更容易忽视对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教育专业理论的习得上。但在事实上,职前专业理论课程对实践性知识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无穷裨益。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