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尹朝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 郑州 450015

原文出处:
理论导刊

内容提要:

从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沿革来看,地缘政治理论关注的重点从海权、到陆权并进而到空权,从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到社会环境的关注,无不处于动态之中。除了世界图景的变化外,最大的驱动力就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缘政治理论也在不断丰富补充新的研究内容。西方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缺失“和”的理念,持有的是对立与冲突的思维模式,主张侵略和扩张,试图控制和征服,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就在于西方的“个体本位主义”。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6)10-0120-03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各种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分析和预测世界范围的战略形势和相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战略学作为国际战略学的重要独立分支,兴起于西方国家,至今为止,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诸多的思想流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地缘政治作为一种解释工具被广泛用来分析预测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矛盾、冲突等问题。本文力图对西方主要的地缘政治理论流派进行梳理、抽象、概括,对其理论特色、理论缺陷及其思想根源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西方地缘政治的理论架构、当代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地缘政治基础、地缘政治秩序的演变范式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一、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特色

      (1)动态性——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组合。地缘政治理论从产生之日就在不停地对迅速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作基本的概括,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改变。地缘政治理论关注的重点从海权、到陆权并进而到空权,从关注自然环境到关注社会环境,无不处于动态之中,产生了诸多的思想流派,因此动态性是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有观点认为,地缘政治着眼于地理和地缘因素的考察,而地理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具有稳定性,但如斯皮克曼认为“地缘政治区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一方面由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的转移所决定的一些区域”。[1] 由于各国国家实力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实力的此消彼长必然引起地缘政治形势的相应变化。实力与利益关系的变化也将引起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组合。因此,地缘政治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的形势而不是静的形势。另外,如德国在整个冷战时期都是美、苏对峙的最前沿,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显得十分重要,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战略价值也就随之而逝。而政治世界条件中的改变,会改变某个时期所赋予的某些特殊因素的重要性而影响到最终的结局。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变某些地区的或某些地理因素的地缘政治价值。总之,虽然自然地缘因素相对不变,但政治、经济等人文地理因素在不断变化,各国的实力和利益关系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不变的地理因素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指导地缘政治学的分析和研究。

      (2)科技性——地缘政治的内在驱动力。科学技术是地缘政治学理论沿革的最大的内在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缘政治学反映了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人类控制与利用自然条件的能力。但从反面说,地缘政治学也反映了在这种技术条件下人类行为的边界,可能这样一种理解更能体现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在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萌芽时期学者们提出的关于地缘政治的许多直观的、感性的见解就是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局限。随着进化论的深入人心,特别是从自然领域进入社会科学领域而产生的“社会进化论”为拉策尔、契伦开创“地缘政治学”创造了条件。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美国的马汉提出了“海权论”,难怪有学者认为“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兴起就是人类航海技术发展的一个副产品”;蒸汽机车的发明、陆上运输系统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系统的发展则驱动了麦金德“陆权论”的产生;飞机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模式也促成了杜黑“空权论”的提出。二战后,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核技术、洲际导弹、航空母舰的使用,改变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冷战后国家间的竞争转向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能迅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也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性地位,地缘关系的优势也必须以科技的发展为后盾,更加彰显科技对地缘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重心也必须围绕科技经济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也正是电子通信系统和卫星信息服务等新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纯粹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相比以前正在下降,人文地理、社会环境因素在不断上升。因此,科学技术也一直在鞭策着地缘政治学随之不断前进。

      (3)广博性——地缘政治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是空间的广博性,即地缘政治学不能局限一国范围之内,其侧重于从地理角度研究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些学者所认为的“国际性”。在航天技术到来之前,人类的活动局限于地球大气层之内,而地球大气层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不过随着二十世纪中后叶航天技术的应用,不同的国家进入大气层以外的太空领域,也随之带去了不同国家的利益,给地缘政治学拓宽了思考的空间。应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空间,只要有不同国家国民的涉足,只要有不同国家的利益,地缘政治学思考的空间也就会随之扩展到那里。另一方面就是内容的广博,即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内容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着的,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国际间联系交往不断加深而丰富补充新的研究内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除了发展问题外,环境、生态和能源都开始渐渐成为地缘政治学的考察对象,而冷战后,由于民族、宗教等问题引起国家间的争端和冲突的增多,使得政治学家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人文地理要素对国家产生的影响。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重要性的提升,地缘政治研究的目光也随之投入信息社会中的“智能型”地缘研究,这也正是“信息权”论思想出现的原因。在信息时代,主权之争、边界纠纷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东西方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文化差异与隔阂所产生的问题也在引起地缘政治理论的关注。因此,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军事、经济、宗教信仰、文化等内容,是相当广泛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