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艺术中的艺术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 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集前卫艺术精神、后现代文化意蕴与数码技术于一炉的互联网艺术家是当代艺术批判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将矛头指向有关艺术主体、艺术版权及艺术惯例的传统观念,通过引入随机因素、进行戏仿与克隆等方式创造反艺术,以自己特有方式推动艺术发展。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79(2006)04—0112—06

      就字面而言,“艺术批判”至少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涵义:一是由艺术所进行的批判,作为艺术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而存在;二是艺术所反映的批判,作为艺术对特定批判活动的描写而存在;三是对艺术本身的批判。本文所取的是第三种含义。与这一意义上的艺术批判相关的有两个命题,即艺术终结(“艺术之死”)及反艺术。互联网艺术本身不是无差别的整体。正因为如此,它所包含的艺术批判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如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反映市场经济导向的批判、回应草根阶层政治诉求的批判,等等。不过,由互联网艺术的特殊发展历程所决定,那些集前卫艺术精神、后现代文化意蕴与数码技术于一炉的人物被当成其代表。本文围绕这些人的活动对互联网艺术所涉及的艺术批判加以探讨。

      一、艺术批判的由来

      要想了解艺术批判的由来,不能不考察艺术所处的社会关系、艺术自身的历史发展及推动艺术演化的动力。

      社会由诸多部门构成,艺术只是其中之一;社会部门又是由诸多角色组成的,艺术家只是其中之一。此外,社会是经历漫长过程才演变到目前状态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上述运动的态势之一。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都只能置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加以定位。社会部门、社会角色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冲突,必然波及对艺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评价。艺术批判正由此而来。艺术批判具有悠久的历史。柏拉图要将诗歌驱逐出理想国,孔子宣称“放郑声”,都是上古时期的著名主张。他们不是一般地否定艺术,而是从自己的社会理想及审美理想出发,将批判的矛头对准某一类艺术。在我国,墨子从维护庶民利益的立场出发,视音乐为奢侈并加以批判。商鞅从法家的政治立场出发,对与农战相对立的艺术大张挞伐,并在掌权期间将这种主张变成了政策。历代统治者也经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艺术批判,甚至将这种批判变成了国家法律(明代朱元璋就是如此)。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来自市场的艺术批判。这种批判带有自发性,却具备强大的力量。它迫使千百万艺术家的活动从属于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来自技术界的艺术批判。这种批判在当代史上特别引人注目。早在20世纪50年代,电脑艺术的先驱者就进行了利用软件自动生成音乐、图像等方面的实验。其后,这种实验扩大到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不仅如此,为了回答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AlanTuring)提出的“机器能否思考”的问题,人们致力于开发各种拥有某种智能特征的对话程序,这类程序与人的交流具备类似于口头作品的特征。上述实验蕴含着这样的潜命题:如果机器能够进行艺术创作,那么,人类艺术主体的价值安在?尽管电脑艺术的实验者未必都有同等程度的怀疑,但是,这种实验本身客观上导致了对艺术主体之地位的重新审视。互联网艺术的开拓者多数是电脑高手,他们以技术高人一筹而自傲,将传统艺术家作为“新文盲”来睥睨,这也是艺术批判的诱因之一。

      艺术批判的另一种驱力来自艺术发展自身的需求。根据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事物发展通常经历正题/反题/合题的阶段,沿着否定之否定的道路螺旋上升。否定就意味着批判,因此,艺术批判本来就是艺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代历史上肇端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是哲学意义上的艺术批判。黑格尔指出:“不管这种情形究竟是怎样,艺术却已实在不再能达到过去时代和过去民族在艺术中寻找的而且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寻找到的那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希腊艺术的辉煌时代以及中世纪晚期的黄金时代都已一去不复返了。”[1](全书序论,p.14) 他所说的艺术终结是作为理想的古典艺术的终结。正如卢卡契(Georg Lukács)指出的:“黑格尔在有的地方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精神’已经超过了艺术,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哲学意义,或者如果我们把这一看法彻底地想到底的话,艺术时期已经结束。”[2](pp.423—424) 在历史上,某种艺术趋于成熟,往往是以确立相应的大师、 经典与惯例的地位为标志。与此相应,反大师、反经典、反惯例成为其终极的动力。传统艺术的大师、经典与惯例,在数码文化崭露头角、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已经不再享有往日的权威与荣耀。不过,互联网艺术并未局限于将自己的批判矛头对准特定的艺术大师、经典与惯例。相反,它所要动摇的,是整个传统艺术的根基。对此,下面还要谈到。

      要深刻认识艺术批判的由来,不能不进一步考察艺术与反艺术的对立统一。艺术不仅与非艺术相区别而存在,而且和反艺术相对立而发展。反艺术本身既是艺术批判的成果,又作为特殊形态的艺术、作为艺术通过否定而发展的环节而存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哲学教授迪基(Bücher von Dickie)在分析了“反艺术”一词的不确定性之后指出:至少存在4种意义上的反艺术:一是由于机遇才构成的艺术, 二是内容惊人、不同凡响的艺术,三是“现成品”,四是无法生产出任何东西的“艺术家”的动作。[3](pp.419—421) 根据上述分析,历史上那些诉诸偶然性的生成艺术、别出心裁的另类艺术、挑战凡俗的达达艺术和故作姿态的行为艺术等,都属于反艺术。虽然迪基的论述是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做出的,但非常切合我们的论题。互联网艺术在下述意义上与反艺术息息相通:重视偶然性的作用,突显另类的色彩,强调现成物的价值。

      艺术批判不仅是指来自外界或他人的批判,而且包括了艺术家所进行的自我批判。在历史上,扬雄悔其少作就是著名的例子。上述各种批判有时是相互交织的,电影《西域西游记》(The Lost Empire,2001)就致力于表现吴承恩在专制者压力之下被迫进行的自我批评(情节本身是虚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