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拓展

——关于文学意义与价值问题的再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文化的变革发展,既有利于文学从少数人享用的高雅的精神佳肴,变为大众享受的精神食粮;而当文学由市场催生、被大众传媒呼唤、进入商品化生产和消费时,又容易成为刺激人的感官欲望的“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和伪造的感觉”,导致文学的意义与价值的消解,甚至连其娱乐身心的价值底线也难以为继。为避免文学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异化,必须坚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进一步明确文学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它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娱乐需要,更是为了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文化内涵,使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国分类号:1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06)03—0001—0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文学理论批评界以当今文学发展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新的文论话题,如“文学性扩张”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的“文化研究”、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与消费性、娱乐性的关系,等等;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今文学变化、发展的特点和成因,丰富、拓展对文学特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其中,那些富有历史感与现实性的理论课题的提出,既是对人类文学理论的历史积淀的反思和升华,又是针对并试图化解当今人文理想追求的困倦与感性享乐的沉溺的危机的理性思考的结晶。关于文学意义的生成和价值取向的问题,就是诸多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重要理论课题之一,值得深入地研究。

      一

      在当今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走向中,有一种文学时尚或倾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论争,即:“不少作品热衷于感官化、刺激性、消费性展示,逗留在现象层深入不下去,既不能深刻分析人物的心灵冲突、精神矛盾,也不能以理想之光照耀形象世界,使之升华出新鲜的诗意。”[1] 这种倾向的产生,来自于当今盛行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人的世俗欲望的刺激,以致遮蔽了人的精神提升的要求。同时,也与某些作者在商业文化、时尚潮流的诱导下模糊乃至淡漠人文价值立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回应文学变化发展中存在的这种倾向,本文从文学与人的生命活动的深层关系出发,对文学意义的生成和价值取向加以探究和思考。

      如所周知,文学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生成的。追求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不仅在物质生产这个最具根本性的活动中被不断地揭示,而且在复杂的精神生产中更得到充分的展现。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在内,按其本性而言,都是出于内在需要而作用于客观对象的社会实践。从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衣、食、住、用等物品开始中,就不是一种完全脱离人的意义(哪怕是直接的生存意义)寄托的纯客观的物质运动。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特别是伴随着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丰富展开,人类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如同马克思所说:“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 这些“新的需要”,既包括生存需要本身质和量的提高,又包括人的精神享受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更多的理想。对此,宗白华先生曾这样指出,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此外,介乎后二者中间还有一种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3]

      显然,人类之所以在现实世界之外,去建立充满诗意的文学世界,是基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真、善、美三者既相统一、又相区别的理想追求。而文学的审美理想,正是建立在创作主体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审美观照和精神反思的基础上。在每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由于物质生产远未发达到足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人保留某种缺憾,而人性解放与完善还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和对立;所以,诉诸幻想和想象,创造诗情画意、栩栩如生的语言艺术形象,以表达蕴含理性认识的情感体验,寄托对人性彻底复归和解放的终极关怀,就成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需。这也可以说是文学有别于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地讲,文学在艺术形象或意境创造中的意义生成,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核心与灵魂的。在文学发展史上,那些优秀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是这些作品描写人的精神矛盾与心灵冲突,深刻、生动地展现了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生价值、理想,适应了人类不断增长、提升的审美文化需要。正如巴金先生在其《探索集》中所说:“我就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来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我的作品仅仅是一份一份的思想汇报。”[4] 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书面发言中也写道:“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获得成功。”[5]170

      可见,作家从社会生活出发,不断探索、拓展文学表现人生的新领域,展现文学意义生成与价值取向的新境界,正是文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学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的根本原因。

      二

      在我看来,当今人们围绕文学意义与价值问题所产生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人类文学活动的发生及其意义生成,究竟是人的自然属性(本能欲望)所使然?还是来自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及其审美理想?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加以审视,当前文坛凸显的感官化、刺激性的创作倾向的背后,隐含着某些作者把文学看成一种纯“生命本能冲动”的产物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以往的生物主义、自然主义的文学创作中出现过,并被文学发展的实践确证为片面的错误的观念。这是为什么呢?虽然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对象化的活动,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如“食、色、性也”),而且这些自然本能和欲望还是人的社会需要得以发生的基础。但是,人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需要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的产物,始终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人的自然本能和欲望也总是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各种社会需要之中。尤其是作为满足人类更高精神需要的文学活动,更显现出超越世俗生活的感性欲求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复杂构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