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 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 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性问题;4.“雅”、“俗”的分合之缘;5.古典传统与现当代文学;6.市场与文学;7.欲望化与审美化;8.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话语分析;9.文学多元化和生态问题;10.性与政治;11.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12.对媒体批评的质疑;13.宏大叙事和语义分析。他提出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对话要区分文学与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的不同;文学的本性是“真性情”、“真艺术”、“真美感”,是“人心”、“人情”、“人性”之学,需要讲究心灵、语言、美感;当代文学是不断跃进、提升人心的动态过程;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文学思维的当下性与超越性的矛盾和冲突:“当下”要求追踪现状、究其成因、穷其解读;“超越”要求不断质疑、勇于创新、发展哲思;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要遵循“本土立场、问题意识、历史还原、沟通阻隔”的原则。 蓝棣之(清华大学)指出,当前现代文学研究比较不重视理论,而当代文学研究由于学科积累不够反而过于重视理论;虽然理论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本,但应警惕理论教条主义现象,特别是对于当代西方理论和所谓“后理论时代”的认真思考。 李今(中国现代文学馆)认为,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思考:一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梳理出理论;二是用文学理论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现在对于理论的概念和区分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对于心理研究、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等算不算为一种文学理论。特别是历史研究,由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特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以至许多问题的实质性都没有搞清,另外,资料学用考据的方法来研究文学是不是一种理论方法。我们现在对于文学史的接受还是较多局限于“五四”那一代,又受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因此,过去没能彻底做的,我们现在要花大力气去做,应提倡考据方法和历史的研究相结合。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指出近几年的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些偏向:或为了表达批评家的远见卓识,占据话语的制高点;或为了制造文学的轰动效应,达到市场的占有率;或为了营造文学的接受氛围,引起读者的青睐,却常常缺乏对于文学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深入感悟,偏离作品实际。上述几种偏向可以归结为:1.借批评对象浇心中块垒的自诩式批评;2.攻其一点否定其余的酷评式批评;3.穿靴戴帽恣意拔高的吹捧式批评。这些偏向,既有碍于读者,也有害于作者,更有损于批评自身。 朱寿桐(暨南大学)认为,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困境:一是存在理论的先天匮乏,常常把理论与学术与批评混为一谈,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对理论要求严格,对批评要求自由、随便;二是文学理论的译介从一开始就过于随便,并持续至今,使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面临问题,但对理论的过分强调,以至现在许多批评已经淹没了理论;三是理论的应用过于遑急,大都是浅尝辄止,没能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很好地融合起来。 吴义勤(山东师范大学)不同意把理论与批评分开。他说:有些人怀疑当代文学是不是学术、书评是不是研究,这是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困境的表现。文学中是否就存在理论,也许文学中本来就没有理论,文学中的理论都是实践。多年以来文艺学也没证明什么理论,文学理论发展缓慢,大部分只是换头改面,对文学本身和文学实践没有特别大的益处。实际上,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两个学科应该可以合而为一。 袁进(上海大学)认为,目前的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多局限于对“五四”作家的认识;对近代文学我们还需要认真的清理和反思:古白话和现代白话文的起源到底应确定为什么?五四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原因到底何在?此前的清代白话文运动就有相当规模,并有170多种报刊刊载白话文。五四时代对清代白话文运动的认识和评价需要重新思考。例如,周作人对清代白话文运动的批评就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能把研究的体系和理论仅仅局限于“五四”,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探源。 王学谦(吉林大学)认为文学理论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是走向世界,90年代却是回归本土,紧接着又是国学热,以及后现代理论知识的涌入和泛滥,都在呼唤着文学理论批评界深入探讨和总结“中国性”的问题。有人把“中国性”归结为古典性,这是一个误区。 朱育颍(安徽师范大学)提出“建构本土化的性别诗学”,探讨对西方理论的重视、接受、消化和重新建构问题。认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下,当下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往往从女性意识、性别抗争、女性命运、婚恋主题等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很少从文学特征的角度,从文本特征、叙述方式、语言风格、象征隐喻等方面展开批评,以致疏离了诗性观照,缺乏更深入的文化观照与探析。采取跨学科的多样研究方法,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理论资源进行认真清理,以开放的视野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诗学传统,建构双性共享的精神空间,这是女性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